中新網9月24日電 在電動汽車產銷兩旺,持續井噴的背景下,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辦,北京卡達克承辦的“2015電動汽車科技創新國際論壇”(EVTIF 2015)23日在北京召開。
本屆論壇邀請到國家發改委、國家科技部、德國聯邦交通運輸和數字化基礎設施部等領導,以及東風日產啟辰、英飛凌、大陸、南京金龍、飛思卡爾、波士頓電池、ABB、舍弗勒、寶馬等中外企業以及泰達開發區等地方政府的三十多位專家,探討最佳的產品技術路徑和資源組織模式,以期共同實現“電動汽車無憂駕駛”。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航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趙航在致辭中指出,中國為電動汽車發展積蓄的力量、儲備的資源、制定的政策,都已經處于全球最領先的地位。通過組織優化,讓各種生產力要素有機結合,我國的電動汽車定能迸發最強活力,獲得廣大消費者的認可。
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吳衛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吳衛肯定了電動汽車行業所取得的成績,也強調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創新和發展還是任重道遠:一方面是在核心技術和產業競爭力方面,中國與國際的先進水平存在著一定的差距。第二方面是在市場體系的建立完善和長效的政策機制的體系建立上,應該說中國需要不斷的增強產業發展的后續動力。第三方面,中國的產業體系還不夠完善,產業規模、產業化水平還需要大量的來自社會各個方面的投入和深度的合作發展。
科技部高新司李宏剛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會執行副理事長歐陽明高
德國聯邦交通運輸和數字化基礎設施部副司長沃林根科技部高新司李宏剛、德國聯邦交通運輸和數字化基礎設施部副司長沃林根、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會執行副理事長歐陽明高都在論壇上做了精彩的報告。
圓桌演講上,寶馬(中國)服務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韋睿博士、東風日產市場銷售總部專職副總部長葉磊先生、大陸汽車投資(上海)有限公司,混合動力及電動車事業部亞洲區負責人亞達夫先生、南京金龍客車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宏生先生和天津泰達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促進局副局長劉雁梅博士等專家各抒己見,對中國未來電動汽車補貼政策退坡及至歸零,限牌或限行的豁免權取消之后的發展形勢作了探討;針對電動汽車潛在消費者心存疑慮的產品技術問題和產業生態問題進行了剖析。
試駕現場此外,論壇召開的前一天,主辦方組織東風日產啟辰晨風、寶馬i3、騰勢尊貴型、江淮IEV5、北汽新能源EV200、長安逸動206、上汽榮威E50等多款電動汽車舉行了試駕活動。與上年度EVTIF組織的試駕相比,自主品牌今年更加自信,在試駕車型中所占比例比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