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1月、2月制造業PMI連降后,3月制造業PMI迎來了明顯反彈。根據國家統計局昨日發布的數據,3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2%,比2月上升1.2個百分點。不僅出現反彈,更是自2015年8月以來首次站上枯榮線。與此同時,3月非制造業PMI指數為53.8%,環比上升1.1個百分點,中止了前兩月的連降勢頭。
繼1月、2月制造業PMI連降后,3月制造業PMI迎來了明顯反彈。根據國家統計局昨日發布的數據,3月份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2%,比2月上升1.2個百分點。不僅出現反彈,更是自2015年8月以來首次站上枯榮線。與此同時,3月非制造業PMI指數為53.8%,環比上升1.1個百分點,中止了前兩月的連降勢頭。
“3月份的PMI數據出現全面的大幅回升,總指數重回擴張區間,分項指數也明顯好轉,其中新訂單指數的回升最為明顯,從產成品和原材料庫存指數看,去庫存進展較為順利。非制造業指數也明顯回升,建筑業指數的大幅回升是主要的推動力,服務業也有一定程度的好轉。”國海證券分析師范小陽昨日在接受大眾證券報和財信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道。
他認為,綜合3月份的PMI指數看,政策托底效果逐漸顯現,經濟短期企穩的信號進一步明確,預計一季度GDP增速可能持平于6.8%。
從分類指數看,在構成制造業PMI的5個分類指數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高于臨界點,從業人員指數和原材料庫存指數低于臨界點。
“3月制造業PMI指數中止了過去連續低于榮枯線的局面,這與近期我國PPI價格降幅收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企穩回升、規模以上工業利潤增速自2015年以來首次轉正等情況也是吻合的。”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劉濤昨日亦分析認為,除春節假期因素提前在2月釋放完畢外,1月我國貨幣政策信貸投放增長較快、更有力度的財政政策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措施加快落地、一二線城市房地產市場明顯上漲等也是3月制造業PMI表現相對亮眼的客觀原因。
此外,劉濤表示,隨著中央推動更為積極的財政政策,加上制造業的帶動,非制造業仍有望實現穩中求進。今年上半年,非制造業PMI有望保持在高出榮枯線3個百分點以上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