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報:洪秀柱應勇于擔當兩岸“和平后盾”】臺灣《旺報》7日刊發社評指,洪秀柱在守衛國民黨核心理念、歷史價值上展現強勢。文章分析認為,洪秀柱不妨以兩岸“和平后盾”自我期許,采取“硬的更硬”、“軟的更軟”的復合式定位。

資料圖:3月26日,中國國民黨舉行黨主席補選,洪秀柱(中)以78829票當選,得票率為56.16%,成為國民黨歷史上首位女性黨主席。 晚七時許,洪秀柱抵達黨部發表當選感言。中新社記者鄭巧攝
中新網4月7日電臺灣《旺報》7日刊發社評指,洪秀柱在守衛國民黨核心理念、歷史價值上展現強勢。文章分析認為,洪秀柱不妨以兩岸“和平后盾”自我期許,采取“硬的更硬”、“軟的更軟”的復合式定位。
文章摘編如下:
洪秀柱當選國民黨主席,選擇在蔣介石逝世41周年前往慈湖謁陵,并發表第一波黨務人事。在綠營長期致力批斗、污名化蔣介石,造成臺灣主流民意許多選擇性的負面觀感,這些年來國民黨高層對蔣介石產生“近避兩不是”的諱忌與尷尬,洪秀柱卻大動作預告要在慈湖謁陵時公布人事,并率新團隊謁陵,隱約吐露了洪秀柱未來在“理念戰場”、“價值戰場”的強勢姿態。
過去20多年從李登輝執政,到陳水扁執政,綠營人士開始“去中國化”的主線工程,在這個主線工程上,又延伸出二大污名化輔線,一是選擇性切割國民黨在臺灣的治理歷史,切去功勞、放大過錯,于是國民黨之于臺灣只剩下2.28與白色恐怖。讓國民黨徹底污名化,成為年輕世代敵視的對象,而其中,被污名化最嚴重的就是蔣介石。
第二個污名化輔線則是,煽燃了“反中”氛圍,把臺灣的和平派打成“賣臺派”,透過網絡耳語、政論扭曲,讓原本該是國民黨“資產”的兩岸關系,竟變成“負債”。
洪秀柱在守衛國民黨核心理念、歷史價值上所展現的強勢,起手式堪稱正確,在執行做法上,仍有許多待落實的部分。
洪秀柱不妨領導國民黨,以兩岸的“和平后盾”自我期許。采取“硬的更硬”、“軟的更軟”的復合式定位。
所謂“硬的更硬”,洪秀柱不必因為擔心被“抹紅”就自縛手腳,在兩岸政策上,以“是則是矣,無懼謗毀”的態度,捍衛理念、堅持立場,例如,在當選黨主席前,洪秀柱提出“兩岸和平協議”遭到攻勢,受到極大的打擊。然而,這些以“主流民意”為借口的抹紅攻擊,其實都是民粹的附庸。
而所謂的“軟的更軟”,是把大局放在黨爭之上。蔡英文上臺后,顯然在兩岸路線上已快速向國民黨路線靠攏,對蔡英文的調整,洪秀柱與國民黨不妨大方給予祝福,例如在民進黨的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一開始準備納入“自動生效”時,洪秀柱表示“馬規蔡隨,樂見轉彎”即是一個有高度的正確回應。因為,國民黨必須理解,民眾并不期待國民黨在野后上演的是“王子復仇”,而是“和平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