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出生的楊衛國戴著眼鏡,看起來頗為斯文,這似乎更符合他曾經的職業——教師。
“他喜歡講情懷和夢想。”望洲集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員工告訴錢江晚報記者。
比如公司取名“望洲”,據說是因為楊的家鄉蒼南有座望州山,站在山頂,可以看到福州、臺州和溫州。望洲集團的官方宣傳稱,“望洲”二字,體現了楊衛國的企業家夢想和家鄉情懷。
不過,自從20年前離開教師崗位后,楊衛國的大部分時間都不在溫州,即使創建了“望洲帝國”,對家鄉的關注和投入也很少,員工說,他極少在溫州露面。
20年里,楊衛國從一名離職教師,到獨自掌控數十億資金的大佬,再到如今陷入危局,他的身上發生了什么?
1992~1997
一個數學老師,成了全校最懂計算機的人
楊衛國家住靈溪鎮,是蒼南中學89屆學生。1992年大學畢業后,他回到母校任教,擔任數學老師。
一位曾與楊衛國共事的老師回憶說,“(楊衛國)腦子活絡,口才也好,不像是教數學的,更像是教語文的。”
目前,在蒼南中學任教的老師中,還有一位楊衛國的高中同學。
“大學畢業后,我們一起當了老師。”他說,楊衛國為人謙卑,很受同學們喜歡,“后來,楊衛國還當了班主任,在師生間的口碑都挺不錯。”
當老師期間,楊衛國成了家,“他平時跟同事之間交流并不多。他有自己的興趣,但不僅僅在教書上。”
在蒼南中學校長蘇守康的印象里,楊衛國愛鉆研,平時喜歡學習電腦知識。這對于上世紀90年代初的縣級中學來說,十分難得。
“他就靠自己鉆研,當時幾乎成了學校最懂計算機的人。”蒼南中學一位知情者說,在楊衛國任教后期,還一度“兼職”當起了計算機老師。
在蒼南中學任教5年后——1997年,29歲的楊衛國辭職下海。之后,他幾乎沒有再和曾經的同事聯系,“就連校慶也請不到他。”
不過,一位知情人士告訴錢江晚報記者,2014年楊衛國曾向蒼南中學校友基金會捐款,但他沒有透露具體金額,“楊衛國對學校還是有感情的。”
1997~2010
互聯網挖到第一桶金,曾去新疆開煤礦
離開蒼南中學后的楊衛國,走上了創業道路。
在近年接受多家媒體的采訪中,他自稱憑借在“第二專業”計算機網絡工程上的專長,獲得了人生第一桶金。“當時正處于國內互聯網興起的時機,我也恰好抓住了行業贏利最好的七八年時間。”
據楊衛國自述,懷揣著第一筆原始資本,隨后他一路向西,前往距浙江幾千公里的新疆,開啟了一段煤礦開采的新征程。
“這個階段掀起了一陣西部掘金的浪潮,我也借勢參與了一把。”在新疆的三年半時間內,楊衛國又一次創業成功,并“仿佛受到命運的眷顧”,在2008年金融危機來臨前全身而退,重返大學就讀網絡工程。
楊衛國說,遠離商海的兩年里,他一直在重新思考創業方向。
2010~2014
遇見“生死搭檔”,進軍互聯網金融
2010年,楊衛國回到浙江,投身房地產開發。
“他在杭州開發過房產,但不是很成功,被人告到了法院。”蒼南當地政府一位知情人士說。
在做房地產期間,楊衛國遇到了一個重要的合作伙伴:劉榮景。
劉榮景1999年畢業于蒼南中學,和楊衛國是校友。兩人在杭州曾合作成立了一家房產公司,但因未能兌現承諾,被購房者告上法庭。
2013年9月,兩人還曾因民間借貸糾紛成了被告。不過此時,二人都已進軍互聯網金融領域。
當年6月1日,楊衛國在杭州成立了“望洲財富”前身——浙江金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劉榮景則是P2P公司浙江智創合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董事長。
“楊和劉關系很好,應該說,兩家公司的很多運作套路都差不多。”溫州市某銀行一名副行長告訴錢江晚報記者,“都沒什么實業支撐,資金鏈遲早要出問題。”
他舉例說,兩家公司用同樣的理財模式吸儲,“金額最少為2萬元,最高100萬元以上,期限從3個月到24個月不等,預期年化收益為7%~15%不等。”
2014年11月,劉榮景的公司倒閉。杭州江干區人民檢察院公布的案情顯示:該案件涉及1000多名投資人、涉案金額高達6.3億元,定性為利用P2P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
幾乎同時,楊衛國組建了“望洲普惠”,開始邁向自己財富的頂峰。
2014~2016
手握數十億資金,生活“清心寡欲”
“望洲財富”和“望洲普惠”都成立于2014年,分別面向個人理財和小微企業貸款兩端,是楊衛國“望洲帝國”最重要的兩塊基石。
隨后的短短兩年里,望洲集團快速崛起。根據宣傳,望洲集團有員工近7000人,產業涵蓋金融、教育、餐飲等八大領域,旗下有上百家公司。
相關知情人士告訴錢江晚報記者,這幾年,望洲集團每年融資規模超過30億元,基本由楊衛國一個人掌握控制。
不過,在員工的眼中,楊衛國在日常生活中并沒有暴發戶的感覺。
“他好像沒什么不良的嗜好,也沒見他揮霍。”一名員工說,楊衛國喜歡歷史,他的辦公室放著很多歷史書,比如《劍橋中國史》。
“看起來清心寡欲,干出來的事卻是驚天動地。”望洲財富副總經理劉正晨接受媒體采訪時這樣評價。“他生活儉樸,自己租房住,出門坐地鐵,出差坐經濟艙,請員工吃的是黃燜雞米飯。他也不用秘書。”
楊衛國也擅長宣傳,在該集團的網站上,掛著多個楊衛國的視頻,有的是向員工拜年,有的則是接受多家媒體的采訪。
今年1月11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楊衛國發布《望洲集團2025世界500強10年規劃》,號稱十年內成為世界500強。
在長達20多分鐘的演講中,他侃侃而談。只是,三個多月后,他和他的望洲已經陷入了危局。
本報記者 史春波 王益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