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常州5月18日電 (沈向陽 唐娟 鐘升)國內生產的機器人,每四臺就有一臺來自“常州制造”。18日,第十一屆中國常州先進制造技術成果展示洽談會在常州科教城拉開帷幕。其間,“中國制造2025”機器人技術及產業創新發展交流研討會上,來自中國“兩院”的數位專家及業界大佬聚焦常州機器人產業發展。
工信部《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顯示,2015年國內機器人產量達32996臺(含外資品牌)。據常州市經信部門統計數據,2015年常州市機器人產量超過8000臺,年產值達15億元。這意味著,國內每生產四臺機器人,就有一臺來自常州。“今年一季度,國內機器人產業發展速度領跑全球,僅常州科教城機器人產業集群的產出就呈成倍增長態勢。”常州市委常委、科教城黨工委書記徐光輝如此介紹。
常州市是長三角地區的制造業名城,在《蘇南現代化建設示范區規劃》中明確,常州將建設全國重要的智能制造裝備基地。隨著近幾年機器人產業的發展,常州已集納了包括日本安川、銘賽、泉工、快克、金石、速駿電子等國內外知名機器人企業數十家。
當日,國內輕型機器人產業的領軍企業遨博智能舉行了輕型協作機器人投產暨新品發布會。吸引了來自西門子、小米產業鏈、盾安等業界代表前來洽談合作。據了解,該款產品價格僅為國際同類機器人價格的一半,作為工業領域取代人工操作的輕型機器人,三到五年的產能將達到十萬臺,占國際輕型機器人三成的份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器人研究所教授魏洪興表示:“目前,在傳統工業機器人領域,中國與世界先進國家仍有差距,但在輕型協作型機器人方面,中國技術水平并不落后。”據他介紹,近年來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非常迅速,特別是常州的機器人產業增速顯著,已領跑全國。未來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關鍵是要有核心技術。“國內制造品類齊全,未來需求日趨龐大,這為機器人產業發展提供了巨大市場。”魏洪興說,現在輕型機器人正以每年60%的速度增長。未來,小型機器人或將如手機一樣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普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