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訊 (記者林曉麗)國家隊的核心證金公司正在將負債由銀行短期表內拆借替換為銀行表外理財,持股策略發生重大變化。昨日,招商證券首席金融行業研究員馬鯤鵬指出,理財資金無需償還、滾動發行,證金持股策略發生重大變化,中短期內無減持壓力,聚焦高股息標的,通過持倉的股息收入覆蓋資金成本從而實現穩定盈利。
據招商證券觀察發現,去年四季度,證金公司負債結構出現了顯著調整,通過減持包含轉讓給梧桐樹、匯金資管等長期持股平臺等償還了部分銀行表內短期拆借,同時通過銀行表外理財資金替代了去年股災期間的拆借資金。
馬鯤鵬表示,據測算,去年四季度對接至證金的理財資金約3700億元、今年一季度約4600億元并已超過銀行表內拆借資金的規模,預計剩余的銀行表內拆借有繼續被表外理財資金替換的可能。證金持倉在商業模式和現金流上實現了中長期持續運作的基礎,不必過度焦慮來自證金公司的拋壓。
“對證金而言,頻繁高拋低吸的波段操作可靠性低、操作難度大、通過持倉股息率覆蓋資金成本的策略已經被貫徹實施。我們預計證金對接銀行理財的資金成本約2.5%左右,測算顯示,今年以來,證金大量增持以金融股為代表的‘高股息+低估值’品種、減持‘低股息+高估值’品種。”
證金持倉浮虧23%
馬鯤鵬指出,證金持倉現價整體浮虧23%,建筑業、農林牧漁、科研三個行業整體浮虧程度最高,超過35%,房地產、金融、批發零售板塊的浮虧相對較小。銀行股中浦發、北京、南京、招行、興業已實現浮盈,證金所持的其他銀行股目前處在浮虧狀態,中行、中信浮虧超過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