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眾多跨境電商頭疼的“通關單”有可能要消沉一陣了。昨天下午,兩家跨境電商網站向北京晚報記者表示,已經接到“跨境電商新政”暫緩實行的口頭通知,具體時間是半年、一年還是更久,尚不可知。
上架前需提供通關單
4月7日,財政部發布《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正面清單)。第二天,由財政部、海關總署、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的《關于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正式實施,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商品不再按“物品”征收行郵稅,而是按“貨物”征收關稅、增值稅、消費稅等,行郵稅稅率也同步調整。根據規定,清單中商品“一線”入區需提供通關單,即通過原產地證書和檢驗檢疫證書等材料獲得由檢驗檢疫機構簽發的《入境貨物通關單》后,才能上架。
這使跨境電商在監管方式上與一般貿易無異,“通關單”更成為跨境電商未曾面臨的難題。一家不愿透露名稱的大型跨境電商向記者表示,按照新政,正面清單包括的1240個稅號商品中,有644個稅號需要滿足前置審批條件來獲取“進口通關單”;而這644個稅號對應的跨境電商品類占到目前跨境電商產品的95%。“這些商品實在等不起審批流程長又十分復雜的通關單。”
化妝品備案流程至少一年
這家跨境電商還向記者舉出了具體實例。“拿化妝品來說,首次進口的化妝品須獲得食藥監總局核發的化妝品許可批件。首先,樣品需要送食藥監總局指定的化妝品行政許可檢驗機構檢測,檢測平均耗時2個月,之后送食藥監總局藥化司化妝品處進入備案流程,備案平均耗時6個月,加上排隊等候時間,全套備案流程在順利的情況下需耗時至少一年。”
以常見的紙尿褲舉例,“要求是按照最小品類單元緯度提供毒理報告,而報告準備通常要2個月或更長時間。”
政策暫緩時限未確定
昨天,網易考拉向北京晚報記者表示,“有口頭通知,目前此政策已經開始執行。”而另一家不愿透露名稱的大型電商表示:“口頭通知是接到了,但具體延長半年、一年還是更久,并沒有明確。”
業內人士認為,這個延緩政策相當于給了各試點城市及跨境電商企業一個過渡、轉型的機會,應該利用這段時間做更充足的準備。對此,網易考拉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長遠來看,稅改的出臺是對跨境電商行業的進一步規范。真正能夠影響到跨境電商商品價格的是采購和渠道成本,而這是由跨境電商的供應鏈水平決定的。從這個角度來說,在供應鏈上存在短板的平臺,將受到更大的挑戰。”
網易考拉稱,將從三個方面做出應對:優化成本,通過大批量集中采購,降低商品成本,提升和優化運營、物流倉儲等效率;拓展品類,挖掘全世界最優質的商品,打造“新爆款”,給出更多選擇;提前布局多種貿易方式,可以根據政策的變化快速做出調整,比如跨境、保稅、直郵、海淘等,不同的貿易方式對應不同的用戶需求和商品。
殷呈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