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福州10月20日電 (閆旭)伴隨“一帶一路”建設的推進,產業、資本及優勢產品“走出去”的勢頭愈加強勁。對于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典型載體的白酒,業內人士認為,為了獲得更長足的發展,急需“走出去”,實現國際化。
在第95屆全國糖酒會于福州舉辦之際,中國商務部會同相關部門共同發起舉辦“中國白酒國際化研討會”,探討白酒國際化戰略,帶動中國酒企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積極“走出去”。
中國商務部流通產業促進中心主任路政閩表示,中國白酒還未真正進入西方主流市場,白酒的國際化仍是“路漫漫其修遠兮”。
近年來,中國白酒行業在保證國內酒品增長的同時,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出口量和出口額正呈現快速增長趨勢。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至8月,中國白酒出口額同比增長90.2%,居出口酒類排行榜首位。
據海關統計,2009年,中國白酒出口數量在烈酒中的占比為12.05%,到今年1至8月份,這一占比已達61.77%;出口金額占比從2009年的34.67%增至當前的85.67%。總體來看,2015年,中國白酒出口量幾乎為2009年的四倍,出口金額約為2009年的八倍,量價齊升,市場發展空間良好。
海關總署信息中心大數據應用與產品創新部總監黃勝輝也指出,近年來,中國白酒行業產能持續增長,國內市場飽和問題突出,白酒“走出去”勢在必行。
隨著中國經濟體量和影響力的提升,在“一帶一路”建設和鼓勵企業“走出去”的大戰略下,白酒行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黃勝輝進一步分析稱,目前,中國白酒出口國家或地區超過100個,其中亞洲市場的白酒出口量占白酒整體出口的九成,出口金額占比超七成,是中國白酒出口的主市場。
此外,中國白酒出口的第二大市場為北美地區;非洲地區成為新興的中國白酒出口市場,法國、德國是新興市場的重點目標;金磚五國對中國白酒接受程度相對較高,可定位為高端用戶。
尤為值得關注的是,中國出口白酒數量排在前10名的國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現概率較高。黃勝輝認為,這與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有關。
但是,中國酒企在白酒國際化過程中也遇到文化差異、對政策法規缺乏了解、品牌影響力不足、國際推廣宣傳遠遠不夠等問題。
黃勝輝建議,中國白酒要實現國際化,產品要保留中國的文化個性,并采取西方人能接受的方式來展現;“互聯網+”大環境對中國白酒來說是一個機遇,可利用電商平臺來擴大出口;海外的留學生、華人華僑很多,也可以把他們作為傳播渠道,作為中國白酒國際化的一座橋梁。
比利時布魯塞爾國際烈酒大賽組委會主席卜度安·哈弗則建議,中國酒企需要花精力研究白酒的風味和口味,做一定的調整,使出口的白酒更符合西方人口味;在出口白酒的酒標上,考慮運用中國文化、歷史元素,并結合西方元素;還需要聯合起來一起去努力進行白酒和文化的推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