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李佳霖報道:工業和信息化部賽迪研究院日前發布報告顯示,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今年總體保持平穩發展,明年將進入穩中提質的新階段,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等領域發展潛力進一步釋放,軌道交通、信息通信等優勢產業或將迎來新的國際化發展空間。
報告預計,明年新興產業會繼續獲得國際資本青睞,從而獲得持續的資金投入,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隨著各國不斷加大對創新發展的扶持力度,創新型中小企業將成為新興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季度,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同比增長10%左右,高于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低于2013年增速,由高速增長進入中高速增長區間。
究其原因,報告認為,受到國民經濟整體下滑和產業增長內生動力不足等因素影響,拉動新興產業高速增長的驅動力仍未形成,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戰略性新興產業也將進入相對平緩的增長區間,面臨結構優化和提質增效的現實要求。
同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還面臨一些瓶頸問題亟待解決。比如,相關優惠政策的系統性有所不足,影響政策作用的發揮。新興產業整體上仍集中在產業價值鏈低端,面臨向高端突破的困境。金融創新能力不足,金融機構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金融服務明顯不足。
針對這些問題,賽迪研究院建議:一是要進一步完善產業配套政策體系建設。二是要著力優化新興產業空間布局,既要在宏觀層面制訂合理的新興產業布局規劃,又要充分考慮各地區的獨特優勢,選擇在本地區最有基礎、最具優勢條件、能夠取得率先突破的細分產業優先發展。三是要加快促進新技術新產品的產業化推廣,特別是要重視保障機制建設,加強本土品牌的培育。四是要鼓勵企業創造符合產業發展規律的商業模式、盈利模式和組織運營模式,以新的方式滿足客戶需求以及需求結構的變化。五是要構建完善高效的新興產業融資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