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樊利仁 葉建委 王 君)11月4日,筆者從丹鳳縣林業局獲悉,該縣按照全域森林康養基地建設工作要求,著力從基地建設、森林康養環境、康養產品開發、龍頭企業培育、康養文化打造等方面發力,全面加快建設國家級全域森林康養試點基地。
丹鳳縣強化擴綠、興綠、護綠、活綠、用綠“五綠”措施,對蔡川、寺坪兩個國家級全域森林康養試點建設鎮,以及丹鳳縣流嶺、丹鳳縣桃花谷、丹鳳縣金山3個國家級全域森林康養試點建設基地和國家級森林康養人家——棣花核桃主題公園進行全面改造提升;在商山森林公園、棣花核桃主題公園康養人家及武關鎮少習山新建森林步道3條,總長5公里;建設少習山、商山等地的林間休憩驛站、觀景臺、森林氧吧等森林康養設施3處;建設商鎮王塬村森林休憩小屋6座;在寺坪鎮、竹林關鎮、武關鎮設立森林康養基地環境監測站3處。
圍繞建設目標,丹鳳縣實施重點區域綠化,在竹林關、土門、花瓶子等鎮栽植油茶8000畝、側柏3000畝、連翹2000畝;向12個鎮(街道)發放連翹苗木130萬株、側柏2.3萬株;栽植紅豆杉、水杉、連翹等苗木3000余株。全縣完成營造林9.9萬畝,其中人工造林2000畝,飛播造林1.5萬畝,封山育林5萬畝,退化林修復3萬畝。同時,積極推進村莊綠化,實施連翹路8條共22公里,對全縣86株古樹名木進行掛牌保護。
在康養產品開發方面,今年丹鳳縣新增中藥材種植面積3萬畝,野生中藥材撫育5萬畝,大力發展山茱萸、天麻、豬苓、茯苓、板藍根、桔梗、柴胡、丹參等中藥材產業。以新雨丹、永福工貿兩家龍頭企業為鏈主企業,研發康養產品、保健產品和飲品10余種。
丹鳳縣高度重視天麻產品研究,“蟒嶺紅”“黑龍灣”等良種普及率達90%以上,立體栽培8萬箱的智慧方艙投入運營,研發天麻精粉、天麻掛面、天麻蜜片、天麻酒等新產品15種。堅持科技賦能、融合建園,帶動發展涵蓋良種研發、菌種生產、示范種植、精深加工、銷售交易、藥食開發、康養旅游七大領域的上下游經營主體260余家,形成農文旅融合新業態。
此外,為弘揚中醫藥文化,丹鳳縣新建面積2500平方米的秦嶺中醫藥博物館。該館以“中華祖脈秦嶺藥庫”為主題,從“藥”與“醫”兩個維度全面展示大秦嶺豐富的中藥資源和深厚的中醫文化,全方位呈現中醫藥康養文化,有力助推康養試點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