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記者采訪,旁邊的出租車司機熱心地打了個招呼。
商洛日報(文/圖 記者 李 亮)環(huán)衛(wèi)工說:“陪伴我們早起的就是他們,出租車司機。”小攤老板說:“出租車司機與我們一樣,風雨無阻。”廣場上的老大媽說:“的哥辛苦哇!”我們每個人生活中都上演了無數(shù)次這樣的場景,每當走累了,招一招手,他們就立即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像是一直等著我們一樣。綠色的“裝備”,熱情的招呼,安全的護送,無論炎熱嚴寒,他們一直穿梭在這個城市的角落,等候著他們的乘客,成為城市里一道美麗的風景線。讓我們聽聽他們的故事,感受商洛“的哥”的人生百味。
時間就是效益
宋忠智師傅今年45歲,已經(jīng)開了8年出租車,他對開出租車的感慨就是爭分奪秒。
早上6點起床,已經(jīng)成了宋師傅的習慣,無論春夏秋冬,急急忙忙在家吃過早飯就出門了。夏天還好,冬天天還很黑,街上幾乎無人影,可宋師傅依然要早早出車,他心想萬一有人正急著打車,自己的車豈不是派上用場了。
早上6點多,他常常能碰到一些去汽車站的乘客,這些人都是趕著第一輛車去西安的。這期間打車的人相對較少,他偶爾會停一二分鐘在馬路旁看看打掃馬路的環(huán)衛(wèi)工人。特別是冬天,盡管關(guān)閉著窗戶,從車窗外透進來的寒氣也使他感到極度的寒冷。他心里想著,這些人比他還可憐,她們比他起得還早,還得在零下幾度的溫度下掃地,手不用想都凍得通紅。有時,他嘴里還會嘀咕一句,市民真的應該感謝這些人,是她們還了這個城市美麗。每每想到這,他就覺得應該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好好干自己的工作,開始美好的一天。
7點到8點多,就漸漸忙碌起來了,學生族、上班族都趕著時間去他們的目的地。雖然這個時間段生意好,但近兩年的堵車也是讓他很頭疼的。他感嘆道,最近車輛增加的速度越來越快了。踩離合,掛檔,拉手剎,松離合,踩油門……一系列的動作不停地在手中交替著,這是他每天摸得最多的東西。
9點后,總算可以輕松一會。這期間是一天中生意最淡的時候,剛剛忙碌了兩個小時,手困腳麻,脊背和腰也開始發(fā)起牢騷了,必須得動動。宋師傅就會抽空停到附近的公廁旁,趁著上廁所的空隙休息一下。說是休息,連上廁所也不超過5分鐘,但對他來講已經(jīng)很奢侈了。他想著自己上有老母親,下有孩子,還想著自己租的房子,再想想那些辛苦的環(huán)衛(wèi)工人,他就更要努力工作了。他會去一些人多的地方,例如醫(yī)院門口,車站附近,盡量多拉一些乘客,不至于空車跑,耗了時間還耗氣。
直到11點后,他就不用愁沒乘客了。陸續(xù)有學校放學,上班族下班,又到了人擠人的時候。人不多的時候他擔憂沒乘客,人多的時候開車又是交通擁堵期,但兩者比起來,他寧愿生意好一些。
中午飯是最沒點的了,忙著忙著就到了一點多,離早上吃飯已經(jīng)六七個小時,肚子似乎都餓得沒知覺了。把車開到一個地攤旁,冬天吃一碗炒面,夏天吃一碗涼皮,加個肉夾饃就是相當好的待遇了。下午又要繼續(xù)同樣的過程。
工作雖然枯燥,但也有他自己的快樂。當幫迷路的人指引方向時,當把一個丟失在車里的物件歸還失主時,當把一個急需去醫(yī)院治療的病人送到醫(yī)院時,內(nèi)心是驕傲而滿足的。
到了晚飯時分,開白班的宋師傅就算結(jié)束了一天的工作,12個小時的工作過后,已然是腰酸背痛,躺在床上休息一會就已經(jīng)是神仙般的享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