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子坪食用菌產業打出了自己的品牌,越來越多的農戶愿意加入合作社。圖為正在擴建中的香菇基地,鋼筋骨架已經搭好。

香菇大棚里,幾位村民正在忙碌地碼放料袋。香菇產業的發展,解決了當地數十名留守婦女的就業問題。

韓子坪村薪炭林資源豐富,群眾采取間伐或管護取枝的材料制作鋸末填充料袋,保證生產出味道鮮美的食用菌。
商洛日報 - 商洛之窗訊(文/圖 記者 劉少鴻 李 亮 左 京)韓子坪村地處商州區北寬坪鎮蟒嶺腹地,與洛南相鄰。以前,對于這里的村民來講,這個時候就是一年中最難過的時候,可謂真正的“年關”,給孩子買不起新衣服,給家里割不起一斤肉,村民們常常嘆息著“年難過”。然而,如今,蓬勃發展的產業,家門口的“工作”,鼓足的錢袋,綻放的笑臉,無不映襯著他們的好生活。又一年春節將至,來到韓子坪村,一排排搭成的鋼架、一架架整齊的袋料菇,一群群忙碌的人們映入我們的眼簾,喜悅的言語在我們離開后久久未能散去。
大山的優勢
北寬坪鎮地處商州東北部,面積154平方千米,距城區約45千米,是商州區最大的林區與重點森林資源保護鄉鎮之一。境內山大溝深,面積遼闊,環境優美,林木資源極其豐富,森林覆蓋率達到了88%,特有的地理條件和山區資源優勢形成了豐富的自然資源。該鎮是有名的革命老區與客家人之鄉,李先念曾在此戰斗,有商洛縣人民政府遺址等歷史遺跡,也是商州區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盡管有著悠久的歷史,優美的環境,但對于大山懷抱下的北寬坪而言,距城遠,交通不方便,一系列的原因造成這里很多村子的貧窮。而韓子坪村就是再普通不過的其中之一。
韓子坪村轄5個村民小組,共263戶,1007人,其中123戶為貧困戶。在這樣一個貧困戶占一小半的村莊,沒有任何有規模的產業,更不用說工廠,人們除了迫不得已出外打工養家糊口外,別無選擇。于是大部分家庭面臨的就是:留在家里的人管娃、照顧老人,沒有任何收入,在外的人辛苦奔波,一年到頭掙的錢也許還不夠一家人花。直到韓子坪村有了食用菌專業合作社,小村莊出現了大“漣漪”。部分“大膽”的人已經開始利用這里的資源走向了致富路,其他人的心也已跟著開始“蕩漾”。
家門口的嘗試
今年41歲的何建軍二十多歲就一直在外打工,去過金礦、跑過工程、修過水渠,一直處在離鄉背井的打工之路上。多少年來風餐露宿,披星戴月,他多么希望能在自家門前有一份穩定的工作。2013年年底,他回家過春節,在與鄰人的聊天中,得知很多地方都在發展特色產業,有的已經形成規模。于是,在調查與吸取經驗中,他決定和村里幾個能人一起發展菌類種植。就這樣,由何建軍和其他6戶群眾入股的韓子坪村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產生了。他們的項目被確定為貧困戶生產項目,采取“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模式。村民利用該村豐富的林木資源,由各貧困戶申請林業部門間伐指標,制袋、搭棚、點種、發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