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劉方?。┰?,喧天的鑼鼓與綿延的車隊是不少人眼中的“面子”象征;如今,一紙承諾已成為鎮安縣公職人員辦理婚喪事宜的新風尚。曾經,違規占道的喜棚讓周邊居民叫苦不迭;如今,暢通的街道與清靜的社區,成為整治婚喪陋習成效的生動注腳。這一系列變化的背后,正是鎮安縣今年以來精準開展整治婚喪喜慶事宜不正之風的縮影。
針對群眾反映集中的喜慶事宜過多、場面鋪張、人情負擔過重等問題,鎮安縣紀委聯合宣傳、市場監管、交管、城管等部門主動作為,通過建制度、強宣傳、抓監督等舉措,持續狠剎大操大辦之風。年初,鎮安縣出臺《關于進一步嚴明公職人員操辦婚喪喜慶事宜紀律規定的通知》,明確要求操辦婚喪喜慶事宜必須嚴格落實報告制度,公職人員須按程序向黨組織報告相關事宜。黨組織主要負責人須與當事人進行談話提醒,重申紀律要求。今年以來,全縣已有120多名公職人員按規定報告婚喪喜慶事宜。
縣婦聯等部門聯合發布《鎮安縣新婚俗、新風尚倡議書》,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渠道,倡導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其他事不辦,堅決反對鋪張浪費、大操大辦和借機斂財。針對新媒體環境下出現的新問題,明確嚴禁黨員干部利用抖音、快手、微信等平臺對婚喪事宜進行過度宣傳,遏制“線上炫富”“網絡斂財”等不良風氣。針對中秋、國慶“雙節”期間喜慶事宜密集易發的問題,縣紀委安排班子成員聯合派駐機構,逐單位召開整治違規操辦婚喪喜慶事宜集體提醒談話會70多場,通過通報典型案例、重溫黨紀黨規、重申紀律要求“三部曲”,推動警示教育入腦入心。同時,鎮安縣紀委監委將整治婚喪喜慶事宜不正之風納入日常監督的重點內容,每季度依托“室組”聯動監督機制,深入鎮(街道)、部門、村組,通過明察暗訪、專項檢查等方式,著力發現突出問題。截至目前,已組織開展監督檢查2輪,發現報備不實、事前廉政談話不到位等問題5個。督促城管、交管、衛健、市場監管等部門履行監管職責,整治違規占道搭建喜棚問題3起,并加強對農村紅白理事會的運行監管,明確操作流程與收費標準,督促工作人員定期體檢,切實讓群眾省心、省力、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