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張 瑞)近年來,柞水縣以數字技術為核心驅動力,系統推進各領域數字化轉型,在產業發展、民生服務、經濟生態和品牌建設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產業升級雙輪驅動。在農業領域,柞水縣建成西北首個木耳產業大數據中心,打造5個智慧農業示范基地,通過全流程質量追溯系統實現全程監管,使木耳畝均效益提升18%,品牌價值達53.23億元。在工業領域,支持6家規上企業完成數字化改造,新引進11家智能裝備制造企業,推動20個數字化項目投產,全縣企業生產效率平均提高22%,運營成本降低13%,盤龍藥業成為商洛市首家CNAS認證中藥企業。
民生服務普惠共享。“柞水政通”APP集成政務辦事、政策服務等功能,實現90%以上高頻事項“掌上辦”,辦事時間從2小時壓縮至15分鐘。24小時AI客服可解決90%以上咨詢問題,辦結滿意度達98%。建成全市首家互聯網醫院,智慧導診覆蓋率達95%。在17個社區推廣智慧平臺,農村“數字大屏”覆蓋85%農戶,惠及3.2萬名群眾,構建起城鄉一體的數字服務體系。
數字經濟多元發展。電商產業方面,建成5個直播基地,培育235家本土電商企業,通過“與輝同行”等直播活動開展帶貨超千場,農產品網絡銷售額突破8000萬元,獲評全國首批“農村電商領跑縣”。智慧旅游方面,建成縣級旅游大數據中心,“柞水文旅云”小程序實現“一站式”服務,上半年在線購票占比達76%,新媒體曝光量超5000萬次,吸引游客98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同比增長24%。
品牌價值全面提升。“柞水木耳”通過數字化賦能,品牌溢價能力提高30%,成為特色農產品標桿品牌。在文旅領域,“秦嶺封面”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柞水溶洞成功入選陜西中華祖脈·大美秦嶺生態旅游線路。數字治理品牌效應顯現,智能政務體系辦事滿意度達98%,形成具有辨識度的縣域數字化建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