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運輸部緊緊抓住穩投資這個關鍵,主動作為、精準發力,通過一套組合拳加快重大項目建設。梳理了一批優先推進項目,突出服務國家“四大板塊”、“三大戰略”,加快“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和長江經濟帶等重點領導交通運輸率先突破。
來自發展改革委的數據,去年7大投資工程包開工206個項目和專項,完成投資2.1萬億元。截至5月底,中央預算內投資已下達4336.3億元,占全年目標的90.8%,保證了重大工程項目的資金需要。
簡政放權推進項目落地
記者隨國務院督查組在南寧軌道交通1號線南湖站施工現場看到,雖然烈日炎炎,工地仍然一片繁忙景象。南寧軌道公司董事長蘇擁軍介紹,到5月底,南寧軌道交通項目完成融資額46億多元,同比增長190.15%,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總額28億多元,增長79.66%。
今年以來,多地把投資作為穩增長的重要舉措,尤其是重大項目投資推進力度較往年同期明顯加強。同時,各部委、各地打通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政策落實的“最先和最后一公里”,確保重大工程盡快實施、盡快見效。
國家發展改革委主任徐紹史介紹,為全力推進重大工程項目落地,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和單位,加大取消投資審批權限力度,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鼓勵社會投資,加強工作力量,完善工作機制,搞好統籌協調。圍繞棚改、鐵路、水利等多重大工程項目,加快審批核準進度,及時下達計劃資金,嚴格項目督辦。
水利部強化部門聯動機制,建立了重大水利工程項目審批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在審批方式上,由“串聯審批”改為“并聯審批”,壓縮了每個環節的審批時間。水利部還堅持“兩手發力”,大力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推出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的12個重大水利工程項目試點,多渠道籌集重大水利工程建設資金。并通過投資補助、財政貼息、價格機制、稅費優惠等政策措施,解決社會資本“不愿進”、“進不來”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