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結合本地棚戶區和房地產市場實際加快推進棚戶區改造工程建設。去年廣西就在調研的基礎上擴大了棚改規模,并試行“以購代建”。今年廣西在明確完成國家下達的14.33萬套目標任務的基礎上,力爭全年完成棚戶區改造18萬套以上。
云南省發展改革委主任王喜良介紹,云南省與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設蒙自至文山至硯山等三條高速公路,地方政府給予一定補助資金,300多億元投資中除國家撥付的資本金外其余為企業資本,社會資本占比約為70%。
制約因素值得關注
記者隨督查組調研時也發現,多地也有一些重大項目投資實施進度慢于預期,其中一些制約因素值得關注。
一是前期工作不夠充分。如有的地鐵項目施工進度慢于預期,就是施工期間“遭遇”的沿線相關建筑抗振、合流污水箱涵保護事項等復雜程度超出預期,相關的研究、檢測等耗時過久;此外,一些站點及停車場建設所需的動拆遷工作,進度也慢于預期。
一些地方建設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一些項目是“邊立項、邊設計、邊施工”,前期工作尚未完善就已經開工,做到一半停下來、“錢花不出去”的情況比較常見。
二是審批程序復雜,時間較長。記者調研了解到,一些地區重大交通項目、城市基礎設施和地下管網建設的投資需求很大,目前亟須加快推進,特別是一些有條件、有能力、有需求的大城市更是如此,但一些不合理審批因素仍構成了明顯制約。
三是PPP模式的政策指引還有待加強。記者隨同督查時發現,中央在公共服務領域推廣PPP模式,地方政府正加快探索實施。但有些地方尚未有項目實質性啟動,有些地方已有項目“試水”,但也局限于政府資本和國有資本間的合作,缺乏民資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