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京報訊 (記者溫薷)昨天,北京發布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第2、3號公報稱,上世紀90年代已成為北京經濟主導的服務業比重繼續提升。2013年,三產法人單位資產總量已達117萬億元,占二三產總量的95.8%;且吸納了894.7萬從業人員,占二三產總數的80.5%。此外,北京商業模式創新提速,網上零售額5年增10倍。
普查結果顯示,2013年末,北京市第三產業法人單位57.9萬個,占全市第二、第三產業法人單位總數的91.8%,比二經普增長76.9%。
市三經普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市統計局副局長吳萬標表示,2013年末全市第三產業法人單位從業人員894.7萬人,比二經普增長45.3%。從行業分布看,從業人員主要集中在批發和零售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以上4個行業占第三產業從業人員的53.4%。
此外,數據顯示,北京服務業資產總量持續壯大。2013年,全市第三產業法人單位資產總量117萬億元,占全市第二、第三產業資產總量的95.8%,比二經普增長88.1%。其中,88.7%的資產規模集中在金融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房地產業3個行業。
【工業】
制造業向發展新區靠攏
吳萬標表示,近5年北京一直在著力推進工業結構調整,取得了明顯成效。其中一方面是戰略性新興企業勢頭進一步向好,2014年前11月其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加17.6%。
同時,5年來北京重點行業中,高耗能行業從業人數在不斷下降。
另外,在空間布局上目前也呈現優化態勢。東西城核心區一般聚集的是大型工業企業總部;高端制造業向城市功能拓展區集聚趨勢加強,如海淀電子產業、朝陽高端技術產業等;另外,發展新區成為制造業重要載體。
【商業】
網上零售額5年增10倍
普查能否體現“互聯網時代”北京經濟增長新態勢?國家統計局北京調查總隊新聞發言人邢志宏指出,北京商業模式創新明顯提速,“在移動互聯網迅速應用的5年,互聯網的大規模應用催生了新興業態。”
他介紹,數據顯示北京網店數量比2008年增長7.9倍,年均增幅達54.8%。目前,網上銷售占社會商品零售額比例15.4%,已經超過傳統百貨業。
據北京市商務委副主任孫堯介紹,近年來北京市網上零售增長迅速,2013年達926.8億元。今年1至11月,全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企業實現網上零售額1267.4億元,同比增長68.3%。“網上零售額在5年間增長10倍多。”
【高端產業】
文化科技強化首都核心功能
邢志宏指出,5年間,北京高端產業集聚效應增強,首都核心功能進一步強化。“比如北京文化、科技等相關行業,在全國經濟中都舉足輕重,呈現高端、高效、高輻射的特點。”
邢志宏介紹,在服務業的14個行業中,5個行業的法人單位數量都占到了全國相應行業的10%以上。其中,北京信息服務業法人單位數量占到了全國該行業法人單位總數的21.2%、科技服務業占15.6%、商務服務業占14.7%、金融業13.3%、文化體育娛樂業占11.7%。
這些行業都是首都核心功能密切相關的行業,聚集了大量的高端要素,對構建北京“高精尖”的經濟結構發揮了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