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博鰲3月29日電 (記者 尹海明)互聯網、銀行、地產等業界“大佬”,29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跨界對話:互聯網思維與商業的本質”分論壇上時而爭得“面紅耳赤”,時而又“異口同聲”,話題是互聯網帶來的影響和行業發展。
“互聯網所有的商業模式依然沒有脫離商業最基本的本質。”京東集團創始人兼CEO劉強東說。
“互聯網餐館如果菜不好吃、服務不好、衛生不好,怎樣的互聯網思維都沒用。”百度公司總裁張亞勤認為,商業的本質并沒有因為互聯網而改變。
“互聯網是降低和消滅利潤的,顛覆商業本質。”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則拋出不同看法。
“別拿互聯網思維裝神弄鬼!”永隆銀行有限公司董事長馬蔚華認為,互聯網是滿足人性的一個新工具,最后還是為商業根本利益服務。
張亞勤說,“羊毛出在牛身上由豬買單”,有時候互聯網的免費是因為會通過另一種方式獲得利潤。
新浪集團董事長曹國偉說,互聯網是一種技術革命,它降低了社會交易成本,提升全社會運營效率。
互聯網也帶來了“焦慮”。“前一段余額寶讓銀行焦慮,銀行活期利率低,余額寶回報高,錢肯定要流出去。”馬蔚華說,銀行現在很焦慮,盼望利率市場化。
互聯網企業也同樣“焦慮”。“不焦慮挺難,行業迭代太快了。”曹國偉坦言,最怕的不是現在的競爭環境或已經發生的事情,而是未來會有怎么樣的一種方式、技術手段和使用習慣把我們現在的東西顛覆了。
“互聯網+”潛力巨大。潘石屹在回答現場提問時說,房地產和互聯網的結合潛力非常大,可以把沒利用起來的房產資源充分利用起來。
張亞勤認為,互聯網現在有一個“新走向”,從數字世界走向實體世界,叫作互聯網物理化。現在是消費互聯網,以后將是工業互聯網或者產業互聯網,包括萬物互聯,這對傳統行業影響很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