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薌逸
新年將至,一批新規將自2025年1月份起施行,涉及資產評估機構備案行為,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滬、深市場A股分紅派息手續費等,與你我息息相關。
規范資產評估機構從事證券服務業務備案行為
財政部、中國證監會修訂印發的《資產評估機構從事證券服務業務備案辦法》(以下簡稱《備案辦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備案辦法》的修訂旨在加強對資產評估機構從事證券服務業務的監督管理,規范資產評估機構從事證券服務業務備案行為。
《備案辦法》主要修改內容包括五個方面:一是明確備案管理要求;二是明確備案范圍和未備案執業限制;三是加強持續備案監管;四是健全備案退出機制;五是建立整改公告機制。
優化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安排
中國證監會修訂發布的《香港互認基金管理規定》(以下簡稱《管理規定》)自2025年1月1日起實施,旨在深化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務實合作,更好滿足兩地投資者跨境理財需求,促進資本市場高水平制度型開放,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管理規定》主要修訂內容包括:一是將香港互認基金客地銷售比例限制由50%放寬至80%。二是適當放松香港互認基金投資管理職能的轉授權限制,允許香港互認基金投資管理職能轉授予集團內海外關聯機構。三是為未來更多常規類型產品納入香港互認基金范圍預留空間。
滬、深市場A股分紅派息手續費減半
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日前發布《關于對滬、深市場A股分紅派息手續費實施優惠措施的通知》,明確自2025年1月1日起,對滬、深市場A股分紅派息手續費實施減半收取的優惠措施,即按照派發現金總額的0.5‰收取分紅派息手續費,手續費金額150萬元以上的部分予以免收。
中國首部能源法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能源法》(以下簡稱《能源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能源法》是能源領域的基礎性、統領性法律,其頒布施行是我國能源法治體系建設的重要里程碑,將全方位夯實能源發展和安全的法治根基,為推進能源高質量發展提供長效保障機制。
值得注意的是,《能源法》將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確立為立法目的之一,完整地確立了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制度體系。《能源法》實行非化石能源開發利用中長期發展目標制度,將“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達到25%左右、2060年達到80%以上”目標上升為有法律約束力的制度,有力保障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此外,《能源法》還設立可再生能源消費最低比重目標制度,建立綠色能源消費促進機制,明確實行可再生能源綠色電力證書(以下簡稱綠證)制度。
規定金融機構反洗錢義務
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反洗錢法》(以下簡稱《反洗錢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健全反洗錢監管制度是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系的重要內容,《反洗錢法》旨在預防洗錢活動,遏制洗錢以及相關犯罪,加強和規范反洗錢工作,維護金融秩序、社會公共利益和國家安全。
《反洗錢法》規定了金融機構反洗錢義務,主要包括:建立健全反洗錢內控制度并有效實施;開展客戶盡職調查,了解客戶身份、交易背景和風險狀況;保存客戶身份資料和交易記錄;有效執行大額交易報告制度和可疑交易報告制度。對于特定非金融機構,《反洗錢法》要求其在從事本法規定的特定業務時,應當參照金融機構履行反洗錢義務。
細化個人信息保護規定
《網絡數據安全管理條例》(以下簡稱《管理條例》)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管理條例》提出網絡數據安全管理總體要求和一般規定,細化個人信息保護規定,完善重要數據安全制度,優化網絡數據跨境安全管理規定,明確網絡平臺服務提供者義務。
《管理條例》明確鼓勵網絡數據在各行業、各領域的創新應用,對網絡數據實行分類分級保護,積極參與網絡數據安全相關國際規則和標準的制定,加強行業自律,禁止非法網絡數據處理活動。要求網絡數據處理者履行建立健全網絡數據安全管理制度、安全風險報告、安全事件處置等義務。
基本養老保險增加病殘津貼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印發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病殘津貼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自2025年1月1日起實施。
《暫行辦法》明確,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前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殘經鑒定為完全喪失勞動能力的,可以申請按月領取病殘津貼。病殘津貼所需資金由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支付。參保人員領取病殘津貼期間,不再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