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尚伃
2024年,我國經濟迎來了一個關鍵的轉型之年。在全球經濟復雜多變的背景下,我國經濟在穩中求進的總基調下,充分展現了強勁的韌性與活力,逐步實現了經濟發展的高質量轉型。
長城證券產業金融研究院汪毅、王小琳、丁皓晨表示,無論是在經濟增長、科技創新、區域協調發展、開放格局優化,還是在民生改善方面,2024年都呈現出諸多亮點,標志著我國經濟邁上了新臺階。展望未來,這些成果為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了新的動力。
一是經濟增長穩健,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2024年,我國經濟展現了穩步增長和高質量發展的良好結合。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加劇,主要經濟體普遍面臨增速放緩的困境,但我國經濟依然保持了相對較高的增長率,展現了其強大的韌性。這種增長并非依賴于傳統的低成本勞動力和資本投入模式,而是在創新驅動和產業升級的推動下,逐步轉向以科技創新和高質量發展為主的增長模式。同時,我國政府在這一年加大了結構性改革的力度,推動經濟從“量”的增長轉向“質”的提升。通過推動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和產業鏈的完善,我國的經濟結構日益優化,增長的動力也逐漸多元化。制造業轉型升級,綠色經濟的發展,以及服務業的現代化,這些都為我國經濟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是房地產“止跌回穩”政策決心明確,市場曙光初顯。2024年,房地產政策在“止跌回穩”的主基調下,組合拳持續發力,力度和決心非常明確。政策組合拳持續發力下,目前房價環比已有所回升,尤其是一線城市二手房價格環比已回升至正數區間,房地產市場曙光已經初步顯現。
三是科技創新驅動,產業轉型升級。2024年,科技創新繼續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我國政府始終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視為國家經濟的戰略支柱,持續加大在科研、技術、產業升級等方面的投入。這一戰略的實施,推動了我國在多個高技術領域取得了突破,使得我國的技術競爭力逐步在全球范圍內提升。其中,數字經濟的發展為我國經濟增添了新的動力。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數字技術的推動下,我國的傳統產業逐漸實現了數字化轉型,生產效率大幅提升。這不僅為我國經濟增長提供了新的動能,也為全球數字經濟的發展樹立了榜樣。數字經濟為各行各業帶來的深遠影響,不僅推動了生產模式的變革,也促進了消費模式的升級。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正在為我國各行各業注入創新活力,推動經濟進一步向智能化、信息化的方向發展。
四是區域協調發展,城鄉融合邁上新臺階。區域協調發展始終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2024年,我國進一步加強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特別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粵港澳大灣區等戰略取得了顯著進展。各大經濟區通過協同合作、資源共享,不僅促進了區域經濟的均衡發展,也推動了整個我國經濟的創新與升級。
五是開放發展格局更加優化。2024年,我國繼續深化改革,推進對外開放,不僅為國內市場注入了更多活力,也促進了全球經濟的互動與合作。在貿易方面,我國外貿繼續保持穩定增長,特別是在高附加值產品和服務貿易上取得了積極進展,進一步優化了出口結構。我國對外開放的戰略不僅促進了國內經濟的繁榮,也為全球經濟增長創造了更多機遇。通過加強國際合作,我國為世界經濟注入了更多的穩定因素。
六是民生福祉改善,人民幸福感提升。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是增進民生福祉。2024年,我國在改善民生方面繼續加大投入,通過提高收入水平、優化社會保障體系等舉措,顯著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居民收入水平的穩步增長,特別是城鄉收入差距的逐步縮小,充分反映了我國經濟增長成果的公平分享。
七是全球經濟合作的貢獻者與穩定器。我國在2024年不僅繼續作為全球經濟的重要引擎,也積極推動全球經濟合作。通過加強國際合作與多邊關系,我國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為世界經濟復蘇提供了我國智慧和我國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