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孟珂
1月3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發布數據顯示,2024年12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3.1%,環比上升0.3個百分點。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副總經濟師胡焓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24年下半年,政府加快推動“兩重”(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兩新”(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項目落地實施,形成實物工作量,各地積極出臺家電、汽車、廚衛以舊換新政策以及工業大規模設備更新方案,同時新一輪關稅措施出臺之前全球貨物貿易出現短暫“窗口期”,在政策助力、內生動力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物流業務總量指數連續5個月上升。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何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24年12月份物流景氣指數為年度新高,物流活躍度繼續增強。業務總量指數、庫存周轉次數指數、資金周轉率指數、設備利用率指數、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指數、從業人員指數處在擴張區間。從預期來看,業務活動預期指數有所回落但保持在55%以上,反映出季節性因素影響下市場預期平穩向好。
業務總量指數回升。三大區域業務總量指數均衡上升,東部地區上升幅度最為明顯,2024年12月份東部地區、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物流業務總量指數分別為53.2%、54.1%和52.5%,環比分別上升0.6個百分點、0.4個百分點和0.2個百分點。
新訂單指數回落。新訂單指數為51.4%,環比回落1.3個百分點,分行業來看,鐵路運輸業、航空運輸業、郵政快遞業新訂單指數保持55%以上。
在胡焓看來,行業物流總體處在擴張區間,但有所分化。2024年12月份,電氣機械、半導體、通信設備、交通運輸設備和新能源汽車制造等工業領域物流需求增加。居民消費潛力持續釋放、網絡購物需求平穩。煤炭、糧食等大宗物資在前期增量基礎上有所放緩,鐵路運輸業務量回調。水運領域物流業務量總體增長但內外有別,國內沿海散貨運輸波動回調,外貿領域《關于促進外貿穩定增長的若干政策措施》出臺,多部門推出具體措施,加快內外貿一體化發展、進一步優化口岸營商環境、促進企業通關便利,跨境電商和一般貨物貿易帶動海運集裝箱平穩增長。
企業增長預期平穩、向好。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55.2%,連續多月處于較高水平。
“全年來看,景氣指數呈現‘前穩后升’格局,物流運行整體穩中有升態勢保持不變,物流高質量、高效率供給能力持續提升,對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加速商品流通,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發揮基礎保障作用。”胡焓表示,但也要看到,企業微觀盈利波動,服務價格低位徘徊繼續存在,同時歲末年初臨近,出現部分行業需求動力和市場預期回調,企業業務總量指數和新訂單指數變動趨勢不同步等情況。建議企業和政府要密切關注需求動力偏弱和季節性因素及其他因素擾動影響,系統謀劃新的一年項目儲備、資源儲備、資金儲備和政策儲備,增強形勢研判和風險識別能力,密切跟蹤供應鏈上下游開工進度,根據節后復工復產節奏及時進行措施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