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切實把經濟工作的著力點放到轉方式調結構上來,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逐步增強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服務業的支撐作用,著力推動傳統產業向中高端邁進。
要高度關注風險發生發展趨勢,按照嚴控增量、區別對待、分類施策、逐步化解的原則,有序加以化解。
解讀:
英國諾丁漢大學教授、華裔經濟學家姚樹潔認為,中國的內生增長慣性已形成,經濟增長不會太慢。此外,技術革命、基建、農業現代化、生態建設和社會保障等潛力巨大,中國已進入中高端制造產業鏈。分析人士指出,眼下外貿雖走弱但結構在優化,能源等大宗商品價格下跌拉低物價但也給資源價格改革帶來機遇,外需不振倒逼產業與消費市場升級。增長潛力更多系于諸多核心領域的改革。明年涉及諸多關鍵領域的改革措施將陸續出臺,全面深化改革將提速,經濟增長的巨大潛能將得以釋放。
任務二
主要靠市場發現培育新增長點
積極發現培育新增長點。我國存在大量新的增長點,潛力巨大。發現和培育新的增長點,一是市場要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主要靠市場發現和培育新的增長點。
二是創新要實,推動全面創新,更多靠產業化的創新來培育和形成新的增長點,創新必須落實到創造新的增長點上,把創新成果變成實實在在的產業活動。
三是政策要寬,營造有利于大眾創業、市場主體創新的政策環境和制度環境,政府要加快轉變職能,創造更好市場競爭環境,培育市場化的創新機制,在保護產權、維護公平、改善金融支持、強化激勵機制、集聚優秀人才等方面積極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