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28日電(房產頻道 孫建永)時隔多日,北京土地市場再度熱鬧起來。昨天下午,隨著拍賣槌的落下,北京海淀區中關村永豐產業基地地塊以56.4億元的高價被首創摘得。據測算,該地塊住宅部分樓面價高達4.3萬元/平米,接近甚至超過區域內在售住宅的價格。
同期出讓的還有豐臺區麗澤路一地塊,最終以底價50.4億元成交。這樣,北京土地市場在沉寂一個月后再次爆發,一日土地出讓金額達到106.8億元。據了解,自“330”樓市新政后,北京土地市場進入空窗期,截至目前,4月份北京土地市場僅有5宗地塊成交,成交數量與3月份持平。
北京土地市場再爆發 一日攬金超百億元
昨天的北京土地拍賣現場,海淀區中關村永豐產業基地地塊受關注度頗高,現場競拍前已經接到網上報價10次,參與下午現場競拍的有保利、首創、中化方興華僑城聯合體、遠洋招商聯合體等眾多品牌房企。
最終,經過139輪的廝殺,首創以56.4億元加配建6.05萬平米自住房及7500平米公租房的代價成功競得該地塊,溢價率接近49%。海淀區該地塊為住宅混合公建用地,據業內人士測算,地塊平均樓面價達3.9萬元/平米,住宅部分則高達4.3萬元/平米。
談到該地塊如此高的關注熱度,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認為,近年來海淀區宅地出讓可謂鳳毛麟角,區域內商品房的供需失衡現象比較嚴峻。2011年-2014年,海淀區僅成交了8宗宅地,在目前僅有的3664套純商品房庫存條件下,已經面臨“賣一套少一套”的境地。
另外,同期出讓的還有北京市豐臺區麗澤路地塊,該地塊為商業金融立項,最終以50.4億元底價被深圳市平軒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摘得。據了解,該地塊土地面積共60898.212平米,其中,建設用地為35708. 799平米,建筑控制規模達336000平米,出讓年限為商業40年,綜合50年。
不過,北京一日內兩地塊高價成交,卻表現為一冷一熱,頗有些耐人尋味。可見,優質地段的住宅地塊更值得開發商擁有。
土地市場整體呈下滑趨勢 一線城市地塊仍搶手
4月份以來,一線城市住宅地塊成交樓面價、溢價率均創紀錄(據中原地產數據)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個月來全國土地市場持續呈現供需下滑趨勢。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300個城市土地市場供應量和成交量都出現明顯下滑。同時,全國300個城市4068億元的土地出讓金總額,亦同比減少43%。其中,住宅用地出讓金總額為2676億元,同比減少47%。
以上現象的原因何在?分析顯示,2015年一季度,受春節假期及兩會等因素影響,同時由于房地產市場庫存問題依然嚴峻,主要城市土地市場持續低溫,各項指標均不及去年同期,出讓金下降超四成,宅地降幅更加明顯。
以北京市場為例,2015年的土地供應和成交量下滑明顯。4月初,北京市國土資源局公布了今年國有建設用地供應計劃,與去年相比整體大幅縮減。數據顯示,供應住宅用地計劃預計為1200公頃,其中商品住宅僅750公頃,比去年下降了25%。
不過,作為一線城市,土地供應的減少,則意味著地塊爭搶會更為激烈。中原地產市場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4月份以來,一線城市住宅地塊成交樓面價、溢價率均創紀錄,平均樓面價達到了15513元/平米,溢價率為62.3%。截止日前,年內一線城市土地供應暴跌,截至目前供應的土地宗數為147宗,環比同比均出現暴跌,而供應的土地價格卻環比同比明顯上漲。
談到未來土地市場的前景,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房企依然看好一線城市。預計4-5月份一二線城市土地市場可能出現集中土地出讓,部分“地王”項目的出現也會影響購房者入市。(中新網房產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