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4月14日電 12至15日,中國醫藥物資協會主辦的“2015大健康產業電子商務(西湖)論壇暨第六屆中國醫藥物資協會連鎖藥店分會年會” 在杭州舉辦,本次論壇 以“聚勢.領變革”為主題,政府主管部門代表、業內專家學者、醫藥工商零售業負責人、醫藥電子商務行業代表等1600余人共聚一堂,探討中國醫藥現狀及突破方向。
會上,原國家衛生部副部長、世界中醫藥協會聯合會主席佘靜表示, 當前我國全民醫保體系已經覆蓋13.25億人,參保率保持在95%以上,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能力增強,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初步建立,人民群眾得到了明顯的實惠。為了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健康服務需求。國務院在2013年9月印發了《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在堅定不移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同時,要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多舉措并舉發展健康服務業。”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明確指出,健康是群眾的基本需求,要不斷提高醫療衛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國。還強調:“要積極發展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這些都為醫藥衛生事業和中醫藥發展指明了方向,對于行業來說也面臨一個新的、非常好的發展機遇。
13日上午,第六屆中國醫藥物資協會連鎖藥店分會年會上,中國醫藥物資協會成立國醫館發展工作委員會。該委員會秘書長史鐵軍表示,隨著國民收入不斷提高和健康生活的品質追求,隨著健康產業新業態不斷涌現,老百姓逐漸形成“病前預防”、“病中救治”的理念。現在隨著互聯網+模式的發展,新版GSP的實施,連鎖藥店面臨運營成本增加,原有市場被互聯網沖擊的嚴峻環境。發展中醫中藥以及國醫館,或讓連鎖藥店在嚴重的同質化競爭困局中開拓出一片藍海。
史鐵軍表示,下一步會與即將成立的全國專家委員會、尋醫問藥網等組織和企業,一起探索和合作新型模式下的國醫館發展模式,做好專業化定制的產品和服務,結合互聯網的新技術,以服務捆綁營銷,以創新驅動市場發展,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中醫藥治胃病的預防保健和治療的方案和體系,更好的衡量中醫藥文化,更加好的服務患者,并帶動協會相關成員單位在市場競爭中整合中醫藥相關資源,差異化發展經營。(中新網健康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