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訊 (記者/李鳳祥)近日,中山市農業局公布了《關于對中山市十四屆人大五次會議建議第85號的答復》(下簡稱《答復》),其主要內容是關于加強全市肉品質量安全保障。
據悉,近年來市食安辦協調食藥監、公安、商務、農業、工商等部門,通過源頭監管、市場準入監督、追索體系建設、宣傳培訓等措施,確保肉品質量安全監管取得成效。今年上半年,公安機關共破獲食品犯罪刑事案件32宗,抓獲涉案違法犯罪人員39人,刑事拘留24人,逮捕2人,移送起訴6人。
升級無害化處理設施達標可獲補12萬
市農業局在《回復》中表示,為加強肉品源頭監管,通過開展春、秋季集中免疫檢查行動,督促養殖戶按規定落實強制免疫,規范使用獸藥和飼料添加劑,落實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措施。據統計,2014年1月至今年6月,全市養殖場無害化處理病死豬共9087頭。近幾年來,全市禽流感等重大動物疫病免疫抗體合格率均達到或超過國家和省的標準。
據介紹,在屠宰環節,一方面落實企業安全責任,監督企業落實“瘦肉精”等違禁藥物自檢,建立健全進銷臺賬和無害化處理臺賬;另一方面,落實檢疫監督責任,嚴格把好“瘦肉精”等違禁藥物監督抽查和屠宰檢疫關,防止病害肉品流出屠宰廠;同時,積極改造升級無害化處理設施,從2015年起,中山計劃用3年時間完成全市畜禽批發市場和屠宰廠無害化處理設施改造升級,對符合政策并經驗收合格的,市財政給予每個企業一次性補助12萬元,
此外,相關管理部門積極開展監督執法行動,打擊違法生產、經營、加工、儲存肉品行為。2014年,相關部門共出動執法人員1969人次,檢查肉聯廠、畜禽養殖場、畜禽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超市、冷庫等場所652家次,發出責令整改通知書9份,現場處罰4例,立案查處違法案件7例,罰款24685元。
近期,中山市出臺《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將在落實各項財政補貼政策的基礎上,推進全市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體系建設,市動物無害化處理廠也有望在2020年前建成。
投入2億元建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
“放心食品工程”項目作為中山市2015年“十大民生實事”之一,其中明確要求建成動物衛生遠程視頻監控系統,對全市畜禽定點屠宰企業和批發市場進行實時監控。
《回復》介紹,動物衛生遠程視頻監控系統將建設1個總控中心和24個分控中心,在各屠宰場和畜禽批發市場等重點場所,建設203個固定高清監控攝像機等設施。通過對全市屠宰場所動物屠宰和畜禽批發市場交易情況進行全程不間斷視頻監控,將有關圖像信息通過專用網絡實時傳輸到市、鎮動物衛生監督機構遠程監控中心,實現多方遠程動態監管,完善強化從畜禽養殖環節到屠宰檢疫環節完整的動物衛生監督追溯鏈體系,達到“看得見、查得到、控得住”的可追溯管理目標。目前項目建設方案已通過專家評審,項目將在年內建成并投入使用。
與此同時,中山還將加快推進肉類蔬菜流通追溯體系項目建設,確保來源可溯,去向可查。據了解,肉類蔬菜追溯體系,以信息技術為手段,實現肉類蔬菜索證索票、購銷臺賬的電子化。
中山追溯體系建設項目從2013年12月開始啟動,建設期從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項目總投入約2億元。追溯體系將覆蓋全市9家機械化定點屠宰廠、2家大型批發市場、10家大型連鎖超市(50個門店),60個標準化菜市場,30個團體消費單位和2個肉菜生產基地,合計153個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