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北京青年報2月8日的評論《教師“交白卷”抗議不過是拒絕“作秀”罷了》,作為一名語文老師,也想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記得我剛剛開始工作的那年,期末考試卷子是教研組長出的。在正式卷子“敲定”之前,教研組長就讓我們幾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自己先做一遍。做完之后,教研組長召集我們幾個青年教師開了一個討論會。首先,他對我們教師的卷子進行了點評。尤其是最后作文部分(議論文),就一些有代表性的觀點,進行了歸納總結。其次,教研組長也傾聽了我們的意見,對一些閱讀文章的提問方式進行了改進。一方面,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另一方面,可以更科學地考查學生的理解能力。
可見,師生同考,并不是要老師“出丑”,或者以老師和學生的成績檢驗“水平的高低”。“師生同考”既可以提高教師本身的業務素質,也可以讓一些考題的設計更加科學合理。不過,這種“師生同考”可以小范圍內進行,有時甚至可以不讓學生知道。而且,考后試卷如何客觀分析和評判才是關鍵。
的確,在一些人看來,師生在同一個考場考試,學校的做法有點“任性了”,因為學校沒有給老師面子,未顧及老師的感受。所以,筆者在想,師生同考可以有,但還是要注意方式方法。只有這樣,才能既照顧了教師的面子,也給了教師一次增加業務水平交流的機會,可謂善莫大焉。彭愛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