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這兩天,全國大部分地區的中小學都陸續放寒假了。河南洛陽王先生家的孩子也不例外,本周五就正式“解放了”。不過,孩子的學習仍在繼續,因為本學期,王先生給孩子買了個“電子書包”。
孩子班級被定電子書包“試點” 家長無奈“自愿購買”
電子書包項目,是洛陽市教育局為探索電子教學,讓學生拜托繁重的書包而進行的試點。洛陽市教育局副局長韓經權曾對媒體表態,“用不用‘電子書包’,學生說了算,任何學校和班級不得強迫學生使用。”
王先生談起“電子書包”,卻有一肚子的苦水。他說,孩子在上初中后,突然接到學校通知,說孩子所在的班級因為報名的人數較多,被定為“電子書包”試點班。班上沒有報名的同學,可自愿購買“電子書包”。
王先生:9月底10月初的時候,孩子班都上分好了,全都分好了,孩子上學都快兩個月了,然后通知我這個孩子所在的班級是電子書包試點班。老師一直跟我們說是自愿買,買不買都行,絕對不會耽誤孩子的學習。但班里60多個孩子,只剩他們7個孩子沒買,在這個班就沒必要了,將來復習資料啊、老師留作業啊,都要有(電子書包)的。
全班幾乎人手一個,為了保障孩子跟上學習進度,王先生覺得也買一個“電子書包”。對此,學校給家長們提供了三種方案:第一種是花5340元購買;第二種銀行贈送,需存3萬元到指定銀行,3年后銀行按活期存款利率還本付息;第三種是證券公司贈送,需購買價值5萬元的理財產品。無論哪種方案,學生都可獲得“電子書包”一臺及三年的相關服務。
因為手上資金有限,王先生選擇了花5340元直接購買。不過,在他看來,市面上主流的平板電腦只要3000元左右,“電子書包”5000多元的價格有些高。而且,學校也是在進行“電子書包”的試點,這樣不確定性的成本不應該主要由家長來承擔:
王先生:你這個本身是推廣期,到底效果好不好誰都不知道,是個新事物。既然你說是推廣期,你能不能讓我們先試用?或者叫租的方式,或者按月也可以。既然政府推廣這個項目,政府是不是要拿出一部分資金作為前期的推廣。你叫我們家長也都能接受。現在你弄這個試驗,到底這個試驗田是好還是壞,還是個未知數啊。
零售價媲美頂配ipad air2 商家透露硬件成本不過千元
目前市面上最貴的主流平板電腦,以蘋果公司的ipad air2為例,最貴的128G版本零售價也只有5000元,王先生家,究竟用的是什么高級平板,要5340元?中國之聲記者劉會民今天撥打了武漢頌大公司的電話,卻發現硬件成本低的離譜:
記者:咱們企業生產什么啊?
工作人員:硬件都不生產,我們做軟件的。
記者:就做軟件。咱們這個硬件采購有什么要求么?
工作人員:主要是一個手寫,一個續航,然后一個wifi穩定。這邊對于品牌沒有什么太大的(要求)。
記者:這個價格有多少?
工作人員:價格大概在1000元左右。
1000塊錢收電腦,轉手出去就是5340元?果真有如此離譜?
不過,武漢頌大的官網上也對此進行了解釋,在《頌大教育電子書包項目貧困生資助辦法》一文中,頌大透露了他們定下的裸機價格,2600元,外加平板系統費398元。也就是說,頌大以1000元采購的電腦,加上自己的系統,賣3000。
家長質疑即為試點項目 為何需先掏3年服務費
王先生花5340元買的是什么呢?是使用3年的服務費。原來,頌大表示,只要一次性購買了“學情檔案”和“智能錯題庫”兩項個性化服務3年的服務費,價值3000元的電子書包是免費贈送的。
家長們的顧慮是,既然電子書包是試點項目,為什么要一次性購買3年的服務費?如果試點終止,這錢該怎么辦?
而更家長擔心的,是“電子書包”的使用效果。在家長王先生看來,半個學期過去了,“電子書包”并沒有當初想象的那樣效果好。
王先生:我就覺得很一般,變化不大,咱只能這樣說,實事求是地說。當時說了,買了之后孩子書包可以減輕,現在看也沒怎么減輕。該帶的書還得帶,輔導作業還得帶。當時老師領著他們(電子書包)公司的人給我們介紹說,你孩子在學校考試的卷子,以前都帶不回來,光知道分數,你也看不他錯在哪里了。給我們之前的預期承諾,說這在線,那在線,都沒這功能。
對于家長的質疑,洛陽市電化教育館館長魏韶軍介紹說,目前洛陽市只是進行“電子書包”的試點,是否進一步推廣還要看試點的效果。
魏韶軍:就是個實驗,就是個試點,學生都正常進行(學習)。期末考試成績馬上有個對比,到時候有結果了再說。
企業對利潤的追求可以理解,可為什么一個試點工程,要家長們先掏3年的服務費?究竟是哪個公司的平板電腦,采購價1000,加上自己的系統就賣3000塊呢?對于這些問題,中國之聲也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