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林永華
因“搶跑”放號而被緊急叫停的蝸牛移動,終于迎來了一個大展拳腳的機會。經過數周試商用評估,蝸牛移動、愛施德近日獲得中國聯通第一批虛擬運營商業務正式商用通行證,開始在全國數十個城市同步放號。
自去年年底工信部下發虛擬運營商牌照至今,關于虛擬運營商的討論無論是在線上還是在線下都十分火熱。一方面,虛擬運營商進入市場被寄望成為“鯰魚”,借以盤活電信市場;另一方面虛擬運營商卻被冠以“價格屠夫”之名,以價格戰開道出現“批零倒掛”的現象令市場擔憂。如何能將這條“鯰魚”放到最適合的位置,既能依靠其激發整個電信市場的活力,又能減少“批零倒掛”的現象?業內人士認為,虛擬運營商引入合作伙伴或是有效方式。
蝸牛、愛施德搶先“出線”
日前,中國聯通正式公布第一批虛擬運營商商用名單。蝸牛移動和愛施德獲中國聯通“批準”,將正式商用1709聯通號段。其中,蝸牛移動獲準在16省34城市同步放號,愛施德則在18城正式商用。
今年5月21日,蝸牛移動170號段SIM卡“999免卡”就正式放號,友好用戶體驗同時啟動,當時放號涉及16省34個城市,放號規模在虛擬運營商中處于第一。但就在當天下午,蝸牛的放號行動就被與之合作的基礎運營商中國聯通緊急叫停。聯通方面表示,該公司此前與蝸牛移動簽署的合作協議規定,蝸牛移動正式開通日需要雙方面確認。而蝸牛移動在大規模放號的當天,聯通并未接到蝸牛移動關于開通通信轉售業務的申請。
據了解,試商用和正式商用的區別主要體現在放號區域和放號數量上。中國虛擬運營商產業聯盟秘書長鄒學勇表示,從6月份開始,大部分虛擬運營商已經陸續開始放號,而這次“正式商用”,則由原先的幾個城市放號變為一批城市放號。
據蝸牛CEO石海介紹,蝸牛移動虛擬運營業務一直都是“跑得最快的”,這次也是因為業務商用準備最成熟,具備正式商用的條件,所以中國聯通基于“先準備好先商業”的原則,通知蝸牛移動可以開展全面業務。而其他與中國聯通合作的虛擬運營商目前基本都處于正式商用前的審核期。
剪不斷理還亂的“愁緒”
自去年年底工信部下發虛擬運營商牌照至今,已有19家虛擬運營商陸續向市場推出相關業務與資費。而根據工信部的計劃,移動轉售業務試點工作將持續到2015年底,因而即使虛擬運營商大規模放號,也仍然處于工信部劃定的“試點”階段。實際上,虛擬運營商在運營過程中仍然面臨眾多問題,而其中最觸動市場神經的便是“面粉比面包貴”的問題,若此問題依舊難以得到有效的解決,暢談虛擬運營商發展便如“鏡中月,水中花”一樣不現實。
所謂“面粉比面包貴”就是通產所說的“批零倒掛”,即指基礎運營商批發給虛擬運營商的價格超過其市面零售價格。此前,工信部在下發的《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試點方案》中明確要求: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給予轉售企業的批發價格水平,應低于其當地公眾市場上同類業務的最優惠零售價格水平,但從實際發展情況來看并非如此。有虛擬運營商就表示,他們從某運營商那里批發的流量單價為0.127元/M,但該運營商自己在市面的零售價格已低于0.1元/M,這意味著虛擬運營商現在每發展一個用戶就虧損一次。
互聯互通也是令虛商頭疼的問題。虛商正遭遇諸如170號段不被銀行客服系統識別、容易被號碼軟件攔截、網站注冊收不到驗證碼、使用座機無法撥打170號碼、手機運營商標識不顯示等各種“水土不服”,這也會直接影響虛擬運營業務的用戶體驗和服務質量,甚至嚴重威脅行業的生存。
引入合作伙伴尋求突破
虛擬運營商自誕生之初,就被賦予了更多的責任,意在給通信行業注入新的活力,讓通信行業更加多元化。然而由于當下電信市場存在的種種問題尚未解決,整個虛擬運營行業的發展注定“路漫漫其修遠兮”。
目前虛擬運營商“賠本賺吆喝”進行全產業鏈發展,主要是為了占領移動互聯網的入口,從而促進它的核心業務發展。但要想真正在市場中存活下來,僅僅靠大打價格戰是完全行不通的。此前,170產品無套餐、零月租、流量不清零等概念的提出和實施,使得虛擬運營商一下子吸引了業界的廣泛關注,讓眾多人頗為期待。但是結果如何?作為反擊,基礎運營商很快便順勢而動,開始嘗試推出含有流量不清零等概念的手機卡,憑借著比虛擬運營商龐大得多的用戶基數,基礎運營商很快便吸引了眾多用戶。雖然零月租、流量不清零等套餐方案是未來電信業發展的必然,但是,基礎運營商的快速布局卻在無形之中跟上了虛商的步伐,甚至隱隱有趕超之勢。
因此,170號段產品在布局細分市場的同時,也必須在使用功能和經營模式上進行創新。例如京東、阿里都將自己的電商業務與虛擬運營商業務進行融合;蝸牛移動則是在免卡產品里注入令人游戲元素;樂語的“妙”品牌則主打移動健康概念……可以想見,為虛擬運營業務增加“附加值”或成為虛擬運營商未來發展的方向。
毋庸置疑,未來這一趨勢還將更明顯,虛擬運營商將不再僅僅局限于自身,還會將會從外部引入合作伙伴共同發展。工信部虛擬運營商發展研究中心顧問莫廣衛此前就表示,“拿牌照的企業不一定去做虛擬運營商,但是很多沒拿到牌照有想法的企業、有資本實力的企業最后托管去做,最后大家可能采取一種分成模式去做。”
虛擬運營商仍然處于初始發展階段,遇到各種問題很正常,但要想在市場分一杯羹,各家企業還需腳踏實做好規劃,這十分關鍵。無疑,拉誰入伙、以何種方式合伙經營等問題是虛擬運營商能否快速崛起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