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第一页色_久久亚洲精品成人_99精品在线免费观看_好男人在线精品视频www

首頁  ?  科學  ?  科學探索

從“學部委員”到“院士”:院士制度走向榮譽

2015-06-04 09:35:54

來源:《中國科學報》

原標題:院士制度走向榮譽

  ■本報記者 甘曉

  “一個東方大國,竟連一個科學院院士都選不出來!”這是時任中科院副院長的吳有訓在1960年遇到的尷尬。

  當時,院士制尚未在新中國實行,承擔院士職責的科學家還被稱作“學部委員”。直到1993年10月,國務院第十一次常務會議才決定,將中科院學部委員改稱中科院院士。院士制度的建立,走過了幾十年的風雨。

  從中科院學部委員到院士,稱謂的轉變,是院士制度逐漸走向榮譽的見證。

  訪蘇后的收獲

  在1960年訪英時,遇到那樣的尷尬事,的確出乎吳有訓的意料。就在英國皇家學會紀念會前一天,會務主持突然通知中國代表團:“明天的大會,只有各國科學院正式院士才有資格參加,請各國與會院士明日穿戴好本國科學院的院士禮服和冠冕,以便識別,否則,會場警衛將拒絕其入場。”

  聽完通知,幾名中國代表面面相覷,一時不知如何是好:中國科學院沒有實行院士制,更沒有院士禮服,要是按照英國人的規矩,中國代表團全都不能入場!

  “一個東方大國,建國十多年了,竟連一個科學院院士都選不出來,這確實是一個無法向世界說明的問題。”吳有訓心里想。

  略一沉思,吳有訓對英國人說:“被你們稱為院士的那個名詞,在我們中國叫‘學部委員’,我們將身著通用禮服入場。”第二天,中國“院士”們身著中山裝昂首挺胸地走進了會場。

  吳有訓的這次經歷讓科技界人士再次陷入是用院士制還是用學部委員制的思考中。實際上,這個問題從中科院建院之初就在爭論。

  1953年2月,錢三強和另外25名中科院科學家乘火車赴西伯利亞,實地學習蘇聯如何組織和領導科研工作。

  “蘇聯科學院院長涅斯米揚諾夫和很多年老的、白發蒼蒼的在科學上有著卓越成就的院士們,冒著嚴寒到車站接我們。”錢三強在其回憶錄中這樣寫道。這樣的場景,讓錢三強對“院士”這個稱號有了格外的尊敬。

  蘇聯科學院是訪蘇代表團拜訪的主要機構之一。錢三強看到,院士制度對蘇聯科學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幾個月的訪問里,代表團成員都切身感受到,在蘇聯,政府和人民都對“院士”這享有最高學術稱號的科學家極為尊重。

  回國后,錢三強便在中科院院務常務會議上總結道,蘇聯科學院在短短30年間取得巨大成就的重要經驗,就在于院士制度“培養起健康的學術風氣”。

  此次訪蘇也讓當時的中科院黨組書記張稼夫覺得,在科學組織機構上,向蘇聯學習,或能盡快提高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

  不過,張稼夫和許多科學界人士也在擔心,國際上通行的“院士”必須具有極高的學術造詣,而在當時中國的科技發展水平下選聘“院士”,顯得不夠嚴肅。

  于是,張稼夫在向中央的工作報告中提出,在目前情況下,成立院士制度或全院性的學術委員會“尚有困難”。由此,中科院在學習蘇聯的基礎上,決定以學部委員制度代替院士制度,作為一種過渡性措施。學部委員主要是一種工作稱號,雖然有一定的榮譽性,但更需要他們承擔中科院乃至全國科學技術的學術領導工作。

  1954年,學部開始籌備學部委員人選。當時,中科院決定,由專家推舉產生首屆學部委員。當時的中科院院長郭沫若向全國各部門科技專家發出645封信函。信中這樣描述學部委員的主要標準:“首先應該把學術上的成就作為主要依據,其次也要考慮在推動我國科學事業方面的作用。”另外,“忠于人民事業”也曾是首屆學部委員人選的標準。

  參照上述標準,通過與有關省市黨委和產業部門的領導不斷協商,再經國務院審批,中科院于1955年5月底確定了233位學部委員的名單,最后在首屆學部大會上正式公布。毋庸置疑,首屆學部委員標準的制定和執行,為樹立院士榮譽性稱號奠定了基礎。

  沒有“院士”不成科學院

  1954年10月13日,郭沫若設宴歡迎了一名特殊的外國客人。蘇聯土壤學家柯夫達被聘請為中科院的蘇聯總顧問。

  柯夫達直言不諱地告訴郭沫若:“沒有院士,是不能稱其為科學院的,只是各個研究所的聯合行政組織。”

  話雖刺耳,卻引發了郭沫若的深思。郭沫若很快被柯夫達說服,當這個觀點傳到分管中科院工作的副總理陳毅那里時,陳毅也被說服了。

  郭沫若成了盡快建立院士制度的堅決呼吁者。1955年6月1日,郭沫若在學部成立大會的開幕詞中曾說:“學部的成立為中國科學院進一步建立院士制度準備了條件。”第二天上午,郭沫若又再次強調:“發揚科學民主最好的形式,就是院士制度。”

  在首屆學部大會閉幕的第二天,中科院召開學部聯席會議。陳毅也與郭沫若一樣,“默契”地提到了“要搞院士制度”。

  對院士制度的支持,讓中科院越來越看重院士稱號的榮譽性質。學部委員人選的學術標準也越來越高。1956年5月,學部委員進行了一次增聘,歷時約1年。史料顯示,這次增聘主要考慮人選的學術水平,淡化了政治標準。

  1957年5月,中科院學部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預備會召開后當晚,在各學部的會議上,吳有訓說:“這次政府把權交下來,讓科學家自己決定,發揚民主。”物理學家馬大猷也提出:“人選應完全從學術成就考慮,不必講人選做官的歷史。”

  同時,此次選聘還貫徹了“寧缺毋濫”原則,最終從120多人中選出21人。

  這樣的改進反映了中科院乃至中國學術界的新氣象。在科技史專家看來,經過1957年的這次增聘,學部委員雖然名義上還是工作職稱,但在性質上已經開始向具有學術榮譽性的院士稱號演變。

  “千萬不要把院士制度否定了”

  經過了長達20多年的政治運動風浪,學部委員增聘直到“文革”十年浩劫后才喘過氣來。就在一系列嚴格的規定和調整下,1981年3月,中科院歷史上第一次通過較為嚴密的制度化民主遴選程序,自主選舉學部委員283名。

  與前兩次增聘相比,這次增補在強調成就、貢獻和學術水平的同時,更淡化了人選的政治標準,提高了人選產生的程序化和民主化程度,使學部委員的性質向院士稱號更近了一步。

  1979年,出任社科院首任院長的胡喬木也主張建立院士制度。1年后,在胡喬木和時任中科院院長、國家科委主任方毅的推動下,中科院、社科院和國家科委聯合進行了院士制度籌備工作。錢三強負責草擬的《關于設置科學院院士制度的建議》提出,院士制度與學部委員制度并行,院士沒有任期限制,而學部委員有任期。

  1981年5月11日,中科院第四次學部委員大會召開,又一次對“院士問題”進行了討論。會議上,蘇步青提出:“我國應該有院士制,院士應有點權威,有一定工作,可以兼任學部委員,與學部的工作結合起來。”陳宗基也說:“應當搞院士制,這是國家的榮譽問題。”

  而劉恢先則反對他們的意見,提出:“在實行學部委員制度的同時,又實行院士制度,在國際上是沒有先例的,這么做等于把現在學部委員的身份降低了。”李國平也批評:“院士制度是在降低學部委員學術水平的基礎上提出來的,是對學部委員不禮貌的表現。”

  會議閉幕前一天,方毅、副院長李昌突然收到了已任中央書記處書記的胡喬木的親筆信。這封信提出:“希望學部會議千萬不要把院士制度否定了,無論如何不能由學部委員代替。”

  然而,這封信還是沒有促使中科院加快決斷“院士問題”。由于學部委員之間對“院士問題”爭論不休,院士制度再次被擱淺,學部委員稱謂仍繼續沿用。

  1988年3月,胡克實等41名人大代表在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建議建立院士制度。11月8日,這屆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通過了該提案,認為“目前世界上蘇、英、美、法、日、印度等國家都實行院士制度,大多已有百余年歷史”“在我國實行院士制度,對于推動全民族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具有重要意義”。這才終于促使中科院把建立院士制度提上議程。

  與此同時,增選工作也在繼續。1990年,已從中科院副院長職位退下來的錢三強以“科技界一個老兵的名義”,建議恢復增選學部委員,使學部委員年輕化。在更嚴格的“差額選舉”下,新一批學部委員在“得票數不少于三分之二”的規定中產生,共59名,為學部委員最后過渡到院士進一步增加了籌碼。

  最終,1993年,在籌備中國工程院的過程中,科學家明確提出:“從目前我國科技實力和對外影響方面情況看,學部委員改稱院士,條件已經成熟,時機是有利的,而且這也是長期以來全國科技界的普遍呼聲。”

  1993年10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中科院學部委員改稱中科院院士。1994年1月,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議批準了這一決定。同月,中科院也隨即向全體學部委員發出通知,學部委員到院士的過渡終于完成。

  1994年6月3日至8日,由學部委員會大會改稱的中科院第七次院士大會舉行,標志著中科院院士制度的建立。此后,學部作為國家最高咨詢機構的定位、每兩年召開一次的院士大會是中科院學部的最高組織形式等制度一直延續至今。

  從學部委員到院士,一個稱謂的變化不僅意味著榮譽的最終回歸,也標志著科學家與國家科技發展同呼吸共命運的不可分割的歷史。

  • 相關閱讀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亚洲第一页色_久久亚洲精品成人_99精品在线免费观看_好男人在线精品视频www
欧美日韩在线播放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高清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激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国产真实乱偷精品视频免| 在线日韩成人| 免费欧美在线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在线黄色| 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日韩av先锋影音电影院| 久久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 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少妇在线| 欧美另类69精品久久久久9999|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久久亚洲色图| 国产麻豆精品久久一二三| 欧美一区二区高清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综合| 在线观看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情侣久久| 老司机精品久久| 黄色av一区| 欧美福利一区| 亚洲视频每日更新| 欧美日韩国产91| 翔田千里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三级国电话系列 | 国产亚洲精品aa| 久久人人爽爽爽人久久久| 国产日本欧洲亚洲| 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 久久中文精品| 国内精品模特av私拍在线观看| 久久午夜激情| 国内精品视频666| 欧美激情第3页| 亚洲免费在线| 国产精品免费看片| 久久视频国产精品免费视频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韩国av一区二区| 欧美成人亚洲成人日韩成人| 在线观看亚洲a| 欧美三级黄美女| 久久九九热re6这里有精品| 国产一区二三区| 欧美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午夜免费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区二区三区日本 | 久久精品水蜜桃av综合天堂| 国产免费观看久久黄| 老鸭窝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宅男66日本亚洲欧美视频| 欧美三级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99|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热线| 欧美视频中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欧美中文字幕| 在线观看日韩av先锋影音电影院| 欧美亚男人的天堂| 久久手机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1|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女厕厕|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厨房| 国产在线视频欧美| 欧美日韩国产经典色站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在线网址| 伊人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乱码妇女bbbb| 另类亚洲自拍| 午夜精品久久久| 国产中文一区| 欧美午夜精品伦理| 免费观看日韩av| 欧美伊人久久久久久午夜久久久久| 好吊妞这里只有精品| 国产精品sss| 免费一区视频|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 国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特黄一区| 免费美女久久99| 久久九九免费视频|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国产aⅴ| 国产亚洲va综合人人澡精品| 欧美日韩日本视频| 免费在线观看成人av| 久久精品麻豆| 午夜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体验区| 韩国免费一区| 国产精品色婷婷| 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欧美高清一区二区| 久久躁日日躁aaaaxxxx|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午夜伦理| 在线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第十页|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欧美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观看| 麻豆免费精品视频|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麻豆ai换脸| 午夜精品国产| 亚洲综合色噜噜狠狠|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免费播放| 国产原创一区二区| 国产农村妇女精品| 国产女人水真多18毛片18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二区二区| 欧美视频在线看| 欧美日韩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欧美人妖在线观看| 欧美理论大片| 欧美精品尤物在线| 欧美精品一区在线发布| 欧美片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精品免费观看视频完整| 欧美激情欧美狂野欧美精品| 欧美激情小视频| 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 欧美国产综合视频|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 欧美日韩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欧美日韩日本国产亚洲在线|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尿| 欧美亚男人的天堂| 国产精品亚洲片夜色在线| 国产日韩欧美三区| 韩国久久久久| 亚洲视屏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欧美一二三区精品| 久久久精彩视频| 美女脱光内衣内裤视频久久影院 | 国产综合香蕉五月婷在线| 韩国成人福利片在线播放| 宅男噜噜噜66一区二区| 亚洲自拍啪啪|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 理论片一区二区在线| 欧美精选一区| 国产精品毛片高清在线完整版|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 国产婷婷97碰碰久久人人蜜臀| 国内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99热蜜桃导演| 欧美一区二区播放| 玖玖综合伊人|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女国产乱| 久久麻豆一区二区| 欧美激情综合网| 国产精品欧美经典|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在线成人av| 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综青草| 欧美精品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奶水 | 在线不卡视频| 欧美影院一区| 欧美激情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麻豆成人av电影艾秋 | 免费毛片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欧美日韩喷水| 国产专区综合网| 午夜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人体大胆视频| 欧美日韩福利|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影音一区| 牛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黑人| 国产精品大片免费观看| 伊人激情综合| 久久久久久自在自线| 欧美日韩专区| 极品尤物av久久免费看| 久久精品国产在热久久| 欧美日韩在线播放三区| 精品福利av| 久久久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性大战久久久久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 欧美亚州韩日在线看免费版国语版| 极品尤物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日本道色综合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aaaa| 亚洲影院污污.| 欧美极品aⅴ影院| 黄色成人av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