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2月4日電 據歐聯網援引歐聯通訊社4日報道,根據歐洲中央銀行發布的數據,盡管現金在2019年仍是歐元區最常用的消費結算工具,但消費者正在逐步適應和偏好使用電子支付方式手段。
報道稱,歐洲央行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消費者使用現金購物金額首次縮減,為占社會消費總金額的48%,而2016年該項統計數據則為54%。
2019年,歐元區就個人消費交易而言,現金用于小額消費更為常見。但是,使用電子消費的金額占比已升至41%。其中在每10筆電子支付交易中,就有接近4筆為使用非接觸式電子支付技術進行。
-
當地時間11月28日,法國巴黎老佛爺百貨公司恢復營業。
歐洲中央銀行(ECB)董事會成員、意大利著名經濟學家法比奧·帕內塔表示,隨著數字化支付的興起,歐洲中央銀行始終致力于確保整個歐元區的現金接受和使用,同時促進數字支付方面的創新,包括未來在可能發行數字歐元方面的工作。
在互聯網商品交易平臺消費方面,目前歐元區成年人通過銀行卡消費占交易額的49%,25%為電子支付方式進行。其中40%的付款為支付卡直接付款,20%為銀行轉賬付款。
歐元區的南歐人通常更加熱衷于使用現金消費,馬耳他以約88%現金交易額,位居歐元區現金使用榜首。西班牙和意大利緊隨其后,現金交易額占比分別為83%和82%。荷蘭人使用現金交易額在歐元區占比最小,僅為34%。
帕內塔警告稱,目前數字支付依然存在著停電、網絡威脅和技術故障等潛在風險。而現金的支付彈性和獨特功能,未來仍將是值得信賴的價值儲備。出于預防性原因,歐元區大約有34%的居民家中,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現金儲備,以備不時之需。
帕內塔指出,消費者自由選擇付款方式,對于歐元區來說至關重要。因此,歐洲央行旨在確保在整個歐元區都能接受和使用現金,同時將會不斷促進數字支付方面的創新,包括歐洲央行未來可能發行數字歐元等。(黃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