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豐田近日在日本東京安全技術交流會上發布多項新技術,包括主動安全組合套裝,主要匹配緊湊車型的Toyota Safety Sense C及匹配中高級車的Toyota Safety Sense P,ITS專用無線通信技術、無人駕駛技術等。
豐田公司一直對自動駕駛的汽車很感興趣,雷克薩斯就曾展示了他們的“先進的主動安全研究汽車”(Advanced Active Safety Research Vehicle)——改裝后的雷克薩斯LS。這款汽車采用了很多谷歌無人駕駛汽車中的技術,比如在車頂安裝一個可360度監測的LIDAR系統,其他的特性還包括能夠在100多米外檢測交通信號的3個高清攝像頭,面向前方和側面的雷達,以及能搜隨時精確跟蹤定位汽車的一系列傳感器。
豐田公司表示該技術應該是一個“有助于安全駕駛的聰明、細心的副駕駛”,而不是簡單的“無人駕駛汽車”。通過利用雷克薩斯無人駕駛汽車的關鍵技術,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實現完全獨立自主的汽車將很有可能。當然,完全獨立自主的汽車并非都是指無人駕駛汽車。對此,豐田公司和其高端奢侈品牌雷克薩斯表示,通過對無人駕駛技術的研究也可進一步提高駕駛員駕駛技術,這樣同樣可以進一步提升安全駕駛系數。
在活動現場,豐田表示:無人駕駛核心部分“車載激光雷達”最新一代產品已經研發完畢。新款“車載激光雷達”是老款體積的六分之一,今年12月搭載該系統的雷克薩斯GS無人駕駛汽車將投入使用,在日本的高速公路上進行實地測試,通過車輛從ETC進入高速公路的過程中必須完成的保持車道、調節車速、變換車道、超車、匯入車流等操作,推動無人駕駛技術的成熟,使其盡快投入量產制造。
所謂雷克薩斯“無人駕駛”車,并不是說汽車內部沒有人操作汽車直接行駛,而是當人坐進駕駛艙,汽車在不需要人操作的前提下自動完成起步、轉向、加減速、停車等步驟,在進行這些操作之前還要讓汽車知道自己在哪兒,要到哪里去等路線規劃問題,其真正的核心部分在于車載小型激光雷達的使用。雷克薩斯新款“車載激光雷達”是老款體積的六分之一,可通過三維激光掃描儀等設備,在更大范圍內建立三維模型,并配合GPS導航的使用,可進行定位操作,完成駕駛過程。
與此同時,在進行“無人駕駛”過程中,怎么保障人與車的安全成為首要解決的問題。雷克薩斯“無人駕駛”車所采用的ITS通信系統,采用專用短波信號將“車與車”與“車與路”系統之間建立了信號通訊區域,實時采集其他車輛、道路以及行人的運動信息,根據即時動態發出預碰撞警告并進行減速等相應操作,以降低涉及行人以及車輛的交通事故的發生。
此外,雷克薩斯“無人駕駛”車采用的智能間隙聲吶系統,可通過探測兩物體之間的距離,尤其是在倒車過程中,可降低發生碰撞的可能性。若檢測出兩車間距過近,該系統將會自動制動,松開油門并發出警報以防止碰撞發生。
實際上,雷克薩斯“無人駕駛”車經過上述多項前瞻技術以及安全系統的應用,在日本本土與美國等地主要針對在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完成規劃線路、合流/分流、控制行駛速度等多項測試,技術與安全性已逐步成熟,即將在12月投入使用的GS“無人駕駛”車就充分地說明了這一點。
“無人駕駛”技術是旨在進一步提高安全性能達到零交通事故,同時降低環境負荷等目的的一項前瞻科技,豐田等汽車廠商的無人駕駛技術也在逐步趨于成熟階段,雷克薩斯“無人駕駛”汽車未來量產之后,待政府出示相關法律法規,無人駕駛汽車在不遠的將來可實現進入“尋常百姓家”。(何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