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成功IPO,這無疑是互聯網界的一件大喜事,不過,筆者更喜歡從基于和挑戰兩個方面來看阿里IPO這件事,就像馬云說的,阿里未來的挑戰很多,沒什么優勢,有優勢也不是什么好事情。看來,馬云對阿里上市還算客觀理性,沒有被勝利沖昏頭腦。
不過,媒體對此事的宣傳口徑卻不一致,來看看幾家媒體的眾生相吧。首先是新浪和虎嗅,眾所周知,阿里是微博的投資方,也是虎嗅的投資者。從報道上看,這兩家網站明顯都不敢得罪阿里這個股東,盡顯諂媚之態。尤其是虎嗅,一向以客觀公正、深度犀利見長,這一次卻一反常態,即便是在今天,至少也有好幾篇阿里的軟文。其實,自從阿里投資虎嗅之后,虎嗅基本就成了阿里的陣地,即便是平時,也時不時的放幾篇阿里的軟文到顯眼位置,對于阿里的一些負面新聞,虎嗅P都不敢放一個。
搜狐方面,由于阿里是搜狐的大客戶,因此搜狐也不敢得罪,雖然不像新浪和虎嗅表現的那么明顯,但也算是委婉奉承,幾乎找不到對阿里IPO的另一種聲音。不過,這種利益關系不一定能持續,如果阿里哪一天不投廣告給搜狐了,估計搜狐也會更客觀公正的對阿里進行評論。
騰訊、網易和鳳凰這三家媒體和阿里沒有利益關聯,因此報道相對公正,而且冷靜客觀。以網易為例,眾所周知,網易一直秉承“做有態度的新聞”的理念,因此,對此次阿里IPO的報道,網易基本做到了有態度,即對阿里IPO進行了積極正面的報道,同時,一些關于阿里的問題,網易也是直言不諱,體現了一個互聯網媒體應有的責任感。
騰訊方面,雖然騰訊和阿里一直存在競爭關系,但騰訊對阿里IPO的報道基本和網易一致,也屬于非常客觀、公正的報道,既有肯定,也有質疑,對阿里IPO的正面新聞,騰訊并未屏蔽,這非常不容易。
在筆者看來,媒體不應該被某家公司當做槍使,雖然媒體拿點廣告費、贊助費也是天經地義,但至少在言論方面不應該是一邊倒,否則,媒體就失去了其應有的公正性。而對阿里來講,即便像新浪、搜狐這類大媒體對其歌功頌德、阿諛奉承,也不能忽視自身發展所存在的客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