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議會經濟委員會27日提出12條建議,以加強外國人在澳房地產市場投資的規定。法新社評論說,澳擔心國內買家被外國投資者,特別是資金充裕的中國人擠出房地產市場。
澳議會經濟委員會被委托就此展開專項調查。該委員會主席凱利·奧德懷爾27日在一份聲明中說:“我認為財政部和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目前的內部流程已系統性失效。”該委員會要求澳政府嚴厲打擊外國人在澳非法購置房產。
英國《衛報》27日評論說,中國人在澳投資是敏感話題,有澳政客反對向外國人出售寶貴的農業和礦產用地,這些領域都存在中國房地產投資涌入的跡象。據瑞士投資銀行瑞信今年估計,未來7年,中國投資者將傾瀉400億澳元(約合2113億元人民幣)進入澳房地產市場,從而進一步推高澳房價,而現在澳房價已位居全球前茅。這幾年,悉尼等大城市的房價連年上漲,每平方米均價在3萬到5萬元人民幣之間。《環球時報》記者曾在悉尼看過一套80多平方米的公寓,要價500萬元人民幣左右。
據澳大利亞《悉尼先驅晨報》報道,按現行規定,在澳外國人或短期簽證持有者只可以購買期房、新寓所或用于開發的閑置地,但諸如在澳留學的臨時性居民可以購買一處現房。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只要出具國內財產或收入證明,中國人還可獲得當地銀行貸款。貸款利率與當地人一樣,獲得貸款比例比當地人略低。
澳議會經濟委員會27日正式向聯邦議會提出12條收緊外國人投資房地產規定的建議,包括推行全國性土地所有權轉移登記,記錄公民身份和居住狀況;修改移民法案,以便移民部門在臨時居民離開時通知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確保臨時居民離開澳后賣掉他們的房產;購買澳房產的外國人須支付1500澳元費用;對違反規定施加新處罰,民事罰款適用于有意協助他人違反規定的第三方,銷售非法持有房產所得的任何資金都將被政府沒收等。
不可否認,中國人投資澳房產在一定程度上推高當地房價。一些中國人甚至以高出要價的價格買下房產,給外界留下“中國人不差錢”的印象。但事實上,中國投資者對當地房價的影響有限。喜歡在澳投資買房的歐美人也不少,但與中國人相比,他們更容易被認為是“本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