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化騰說,不必神化“互聯網+”,但“互聯網+”會成長為未來的新生態。
“互聯網不是萬能的,但互聯網將連接一切;不必神化‘互聯網+’,但‘互聯網+’會成長為未來的新生態。”被視為“互聯網+”國家戰略騰訊版官方解讀的《互聯網+:國家戰略行動路線圖》將于5月22日正式上市銷售。在今年“兩會”議案中命中“互聯網+”的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也親自為《互聯網+:國家戰略行動路線圖》一書撰寫前言。
馬化騰表示,2013年,他和馬云、馬明哲在上海一起推出眾安保險時,就談到了“互聯網+”的實踐。“我們跟一些政府或傳統行業的朋友交流時,發現他們很難理解我們做什么。大家覺得,互聯網是新經濟、虛擬經濟,跟自己所在的領域或傳統行業沒太大關系,或是覺得互聯網和傳統行業存在沖突,是顛覆、取代、搗亂,甚至對立的關系。今天,‘互聯網+’引發前所未有的熱議,表明政府部門和各行各業對互聯網的看法已有很大改變。甚至在局部方面,‘互聯網+’出現了虛炒概念的情況。”馬化騰認為,不必神化“互聯網+”,它更像電一樣為各行各業提供動力。“未來,如果一個企業不能通過‘互聯網+’,實現與個體用戶的細胞級連接,就如同一個生命體的神經末端麻木,肢體脫節,必將面臨生存挑戰。”
如今,“互聯網+”的概念已經被普遍接受,包括BAT三家在內的生態公司都往這方面努力。對此,馬化騰表示:“騰訊早走一點,但只是早一點碰壁,早一點改而已,我相信大家都會走向開放。數據開放、云平臺、提供連接,我們都想把更多的信息孤島連接到各自的生態體系,讓更多傳統行業在這個體系中共生、發展,讓各自的生態體系里的用戶獲得更高的生活品質。這是良性競爭,看誰做得更好,生態體系的黏性、用戶量就會越多。”
北京晨報記者 韓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