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日電 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寧吉喆1日表示,中國PMI從7月的 50%下降到8月的49.7%,幅度并不是很大。看經濟還是要看基本面,看全年的態勢,看中長期的走勢,要把各方面數據和信息結合在一起分析。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9月1日舉行吹風會,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寧吉喆介紹宏觀經濟形勢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國家統計局昨日發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制造業PMI為49.7%,比上月下降0.3個百分點,降至臨界點以下,制造業增長動力不足。
對此,寧吉喆表示,國家統計局公布的PMI從7月的 50%下降到8月的49.7%,應該說幅度并不是很大,其中反映對未來期望的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還是上升的。一些經濟指標月度的波動,甚至季度的波動,是會對經濟產生一些影響,也會給人們的心理帶來一定的影響,但看經濟還是要看基本面,看全年的態勢,看中長期的走勢,要把各方面數據和信息結合在一起分析。
談到金融股市波動對實體經濟影響,寧吉喆表示,實體經濟和金融的關系,過去有人說跟虛擬經濟的關系,這在全世界都是一個題目。金融業越發達的國家,可能影響還更大一些,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應該說是虛擬經濟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也是很大的,但是相對發達國家還要小一些。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制造國,220多種產品的產量世界第一,這個沒有變,實體經濟是這樣的格局。所以都說中國的經濟實力還是很雄厚的,當然在高技術的領域,在高端的產品方面,在科學技術方面,發達國家長期占優勢的格局也沒有變。所以發展提升實體經濟始終是中國經濟發展最重要的任務。
寧吉喆認為,金融可以分兩方面,有人說虛擬是指資金運動的這方面,另一方面金融本身也是一個實體經濟,金融服務業幾大行業,銀行、證券、保險、信托、租賃等等,帶來的就業、創造的產值,金融服務業本身也是實體經濟,還是知識密集型的勞動,是服務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要深入地去認識金融作為虛擬行業的一面和作為實體行業的一面,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作為金融部門每次做五年規劃要專門做金融業改革發展五年規劃,它是一個行業。
寧吉喆表示,哪個行業都有波動,金融領域同樣是有波動的,怎么正確的認識,怎么著出解決存在問題的辦法,是經濟領域里,不光是政策咨詢界實際工作和經濟研究部門都要研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