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貴州省銅仁市立足梵凈山生態文化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在梵凈山下建成寨沙侗寨、云舍土家第一村等旅游扶貧試點,形成了一批鄉村旅游產品集群。2015年底,全市有鄉村旅游經營戶2500余戶,直接從業人員達4萬人,間接從業人員20余萬人。2015年全市鄉村旅游接待游客806萬人次,綜合收入62.45億元。圖為云舍村貌。 經濟日報記者 王新偉攝

▼4月14日,安徽黟縣宏村鎮屏山景區游人如織。今年一季度,該縣接待游客達208.4萬人次,旅游總收入20.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6%以上,實現首季旅游開門紅。吳壽宜攝
全域是景區、處處是景觀、村村是景點、人人是導游……這些美好圖景,讓“全域旅游”不斷升溫。專家認為,發展“全域旅游”不能循傳統思路,要不斷創新產品,通過全面整合區域資源、深度融合產業資源,為游客提供大區域、全環節、全方位的休閑度假旅游體驗——
目前,我國旅游業正面臨一場從“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的深刻變革。在這一背景下,各地開始轉換思路,謀劃發展新出路。而一些地方的先行先試,也為我國發展全域旅游提供了很好的實踐樣本。
愿 景——
處處是美景
從蓬萊市區沿旅游大道南行15公里,然后左轉向東,一座風景旖旎的小村落突然出現在眼前。村子四面環山,黑瓦白墻的傳統民房散落其間,經過硬化的鄉間小道縱橫交錯,延伸到村子的每個角落;村內干凈整潔,一條名為蘭溪的小河貫穿而過。站在村里開闊的地方環視四周,和圣馬場駿馬飛馳、一望無際的葡萄園和造型別致的歐式酒莊一一映入眼簾……可誰曾想到,這個叫做木蘭溝的小山村,幾年前還是一片臟亂差的破敗景象。
是什么讓一個破敗的鄉村蛻變為蓬萊最知名的鄉村游景點之一。當地人說,木蘭溝村的變遷,得益于蓬萊市的全域旅游戰略。
如今,受益于全域旅游戰略的實施,蓬萊市的鄉村旅游已是風生水起。數據顯示,僅今年清明節以來,全市鄉村游已累計接待游客超過15萬人次,全市12個鎮(街)有5個被評為全省旅游強鄉鎮,建成山東省旅游特色村9個、農業旅游示范點6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1個,省級精品采摘園3處,共發展星級漁家樂(農家樂)103家。
記者了解到,目前全國各地對發展“全域旅游”都在進行著深入探索。北京懷柔區副區長任武軍表示,懷柔旅發委正計劃與攜程合作,把懷柔景區打造成全域旅游的典范。據他介紹,懷柔旅游資源豐富,而攜程在產品、渠道、數據等方面握有巨大優勢,并擁有龐大的市場和客戶大數據庫資源,通過攜程進行有針對性的目的地營銷,不僅能有效地對懷柔目的地品牌進行極大的宣傳曝光,還能通過資源共享和整合,切實實現旅游產品的定制和銷售。
“所謂‘全域旅游’,簡言之就是街角巷口都是亮點賣點,全區都是風景美景。”南京市旅游委主任金衛東表示,今年,秦淮區還將續建大報恩寺遺址公園二期,建成開放科舉博物館,除了南京一日游C線(夫子廟—老城南專線)、明城墻集慶門到東水關、老城南觀光巴士等固有旅游線外,還將開通秦淮河西五華里旅游線,以及串聯夫子廟—老門東—大報恩寺的連接廊道,通過水陸空立體多元的旅游線路組合,串聯新老景點,欣賞城南風光,體味市井氛圍。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國旅游人才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韓玉靈認為,發展“全域旅游”不能循傳統思路,需要創新規劃。比如,某個地方在設計建設地標性建筑時,應規劃該建筑的旅游觀光功能,并使之與建筑內外各類資源要素協調發展。
突 破——
多規合一
全域是景區、處處是景觀、村村是景點、人人是導游……這些美好圖景,讓“全域旅游”逐漸受到熱捧。然而,如何提供全方位、高品質的旅游體驗,這是個考驗。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表示,要從景點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轉變,具體要從單一景點景區建設管理到綜合目的地統籌發展轉變,破除景點景區內外的體制壁壘和管理圍墻等。
多規合一是“全域旅游”的基石。記者了解到,各地相繼出臺全域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將旅游規劃與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城鄉建設規劃、文化發展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環境保護規劃以及農業、林業、水利規劃等有機融合,實現“多規合一”。2015年8月份,蓬萊閣旅游有限責任公司和浙江深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蓬萊智慧旅游有限公司,順應“互聯網+旅游”及移動設備發展趨勢,旨在整合和發展蓬萊市及周邊的景區、酒店、交通、特產等優勢旅游資源和企業。蓬萊閣管理處副主任穆衍鵬介紹說,這一平臺主要是做目的地營銷,立足蓬萊,輻射周邊。
整合產業資源,打破部門壁壘,協調各項工作……諸如此類的體制機制創新不勝枚舉,而各類針對產業發展的獎補政策,亦是年年修訂,力度遞增。福建省旅游局局長吳賢德表示,為構建大旅游發展體系,積極推動旅游產業向全域化方向發展,福建省加大了對全域旅游試點縣市的資金扶持。2016年省級財政專項資金對開展全域旅游建設的縣(市)給予重點補助,每個市選定一個縣補助100萬元,第一批共補助900萬元。資金專項用于各縣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夯實發展全域旅游的基礎。
此外,為了擺脫旅游景區對門票經濟的過度依賴,各地還探索多元化的經營模式。如濟南九如山景區,于2014年8月開始,舉行了“一次游園,終身免票”活動,即購買一次門票,今后可無限次游覽景區。目前,景區的高端度假酒店和生態木制別墅群仍在緊張施工中,其中還配套建設家庭影院、游泳池、健身會所和紅酒品鑒館等休閑功能區。專家表示,全域旅游時代,旅游市場的態勢發生了根本改變,要求景區要有相應的變化,要不斷創新產品,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生活體驗和情感體驗。
出 路——
全域聯動
全域旅游的發展,要通過區域資源全面整合、產業深度融合,為游客提供大區域、全環節的休閑度假旅游體驗,真正做到游客想怎么玩就可以怎么玩。
2012年之前,蓬萊市依靠蓬萊閣、八仙過海這一特有的旅游資源,穩居國內最熱旅游目的地前列。然而,由于產品線路單一,旅游收入不及預期,對其他產業的拉動效果也不甚明顯。為改變這一現狀,蓬萊市經過深入調研,于2012年正式提出“全域旅游”發展戰略,將整個城市作為一個旅游綜合體來打造,并納入傳統村居、自然風光、民風民俗等文化元素,提升產業整體效益。根據規劃,蓬萊將形成北部以“仙、閣、海”為重點的歷史文化和濱海休閑旅游區;中部做足“酒、湖、馬”文章,發展葡萄酒風情體驗區;南部則以“山、林、泉”和“蓬萊美麗鄉村”為依托,形成生態農業和康體養生旅游區,構建“山海呼應、城鄉交融、全域覆蓋”的大旅游格局。
蓬萊市旅游局負責人表示,繼觀光旅游、休閑度假、體驗式旅游之后,蓬萊旅游業正向以社區為依托、以深度體驗為主線、以散客和自由行為方式、以產業融合為開發形態的新型融合性生活旅游業態過渡,這既是“全域旅游”的要求,也是當前旅游產業的愿景。
不僅在蓬萊,福建尤溪縣也從高站位來規劃“全域旅游”,以旅游業帶動三產發展,以三產發展提升一產、二產,在更高平臺上促進三次產業融合、全域聯動。瞄準“我家在景區”發展方向,積極發展全域、全要素、全產業鏈的旅游業,加快打造休閑、度假、觀光型的“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大有可為。春秋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正華認為,“全域旅游”接地氣,能充分發揮旅游業的拉動能力、融合能力和集成作用,為相關產業和領域發展提供平臺,通過旅游+功能,旅游發展成果能為全民共享。(經濟日報記者 鄭 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