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斯·迪頓與企業家對話。 李晨韻 攝
中新網杭州5月22日電 (趙小燕)21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斯·迪頓現身杭州參加“浙商大講堂”,他在與青年浙商對話時表示,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扶貧做得最好的國家,接下來需要更多關注健康。
他同時在回應企業家提出“網購對傳統經濟造成沖擊”的困惑時表示,網購讓自己變得非常快樂,“很多人童年都有被媽媽拖著去買東西的記憶,我很討厭這樣的回憶。舒服地坐在椅子上購物讓我快樂。網購是進步是創新,“我們應該鼓勵創新,即使它是一把雙刃劍。”
大道至簡,娓娓道來。面對青年浙商的困惑,安格斯·迪頓妙語連珠,全場“亮點”不斷。
亮點一:“中國需要更關注健康”
迪頓的分享會并沒有談太多經濟,而是在談幸福。他說,自己父親是煤礦工人,小時候家庭也非常貧困,他曾經認為“幸福”并非經濟學研究中的核心命題。然而,隨著學術研究的深入,他逐漸發現各種宏觀經濟數據的意義也許沒有“幸福”本身更具有本質性。
21日,浙江中新力合控股有限公司創始人楊勝在與迪頓對話時首提出了自己的困惑,“GDP的持續的增長并沒有帶來我們國民幸福總值的增長,甚至反過來對個體生活造成破壞了,有關安全、教育等等幸福相關的指數在下降。”
迪頓回應,如果說中國的經濟要繼續增長的話,我們就必須要關注健康。“這一點是我們之前有一些忽略的,中國要對這方面加大投入。當然還有其它的因素,比如說教育,也會人們對于生命的一個感知幸福有很重要的影響我們不能夠只關注一個為主,而是把其他的緯度都加入到考慮當中,然后我們才有系統性的想法。”
亮點二:“網購讓我很快樂”
“浙江杭州是中國的硅谷,近幾年中,中國的整個電子商務幾乎占整個國民消費的10%左右,在這同時也不可避免的破壞了很多傳統經濟原有的結構與體系。”新光集團總裁虞江波向迪頓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而迪頓的回應是,電子商務把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影響了人類的購買結構,但它確實也是雙刃劍,會影響實體經濟。“世界的繁榮,都是因為創新來實現的。企業家尤其是工程師把創新的想法變成了現實,互聯網是特別好的一個例子,如果沒有這種雙刃劍式的創新,我們不可能比幾百年前的人們活得很好。”
迪頓表示,我們應該鼓勵創新,即便它是一個雙刃劍,我們也要告訴年輕人這一點。
迪頓還闡述了美國的例子,美國中年一代白人的受教育程度并不是特別好,而過去二三十年,美國的工廠都在往外搬遷到中國、越南等發展中國家。對這一代美國人來說,他們失去了工作,他們的孩子也受到影響。其實美國工業的發展和搬遷就是一把雙刃劍,對這一代美國人來說,他們就是受害者的那部分人。“但我們要做到不是禁止互聯網、禁止創新,而是尋找角度幫他們減少沖擊、渡過難關。”
浙江企業家另提問,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存在產能過剩等問題,該如何解決。
迪頓表示,過去十年當中,西方經濟整體下行或者放緩增長。“在這樣一個不太良好背景之下,中國要在制造業方面要像之前一樣增長是比較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