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足印模型中仔細尋找案件線索


案件現場是破案的突破口,樊有宏經常一呆就是幾個小時。
特約記者 張弛 記者 馬澤平
27年里,先后參與偵破各類刑事案件3000多起,參與偵破全市重大刑事案件20余件,利用刑事技術直接破獲各類刑事案件100余起,依靠刑事技術為偵辦案件提供證據支撐1000余次……
先后3次榮獲全市“優秀刑事技術員”稱號,6次受到嘉獎,被聘請為商洛市首批“全市特邀刑偵專家”;被省公安廳授予“全省公安系統優秀民警”“全省公安機關刑事科學技術標兵”。2016年,全省公安機關命名表彰7名“汪勇式個人”優秀民警,商洛唯一入選民警,并通過公示。
一組組翔實的數據,道不出一名智勇雙全的“神探”背后的驚心動魄……
一個個榮譽稱號,不足以顯示一個老刑偵對公安事業的忠誠與熱愛……
樊有宏,洛南縣公安局刑警大隊技術中隊中隊長,樸實無華的外表下,掩藏著一個個感人至深的真實故事……
熱血情懷寫忠誠
“《圣經》有句話說,‘給予比接受更快樂’。給予,就是奉獻,對一個人民警察來說,奉獻,就需要用滿腔的熱情從心里去熱愛本職工作,才能煥發活力,感受生命存在的價值和快樂……”
這是摘自樊有宏日記本中的一句話,如果單從他時刻平靜的言談和黝黑樸實的臉上,是一點都看不出他內心對刑偵技術事業的癡迷和熱血情懷!
2000年春節期間,洛南縣保安、景村、古城等地連續發生多起入室盜竊案,失竊財物少則千元,多則上萬元,案件讓鄰里親朋互相猜忌弄得惶恐難安,搞的雞犬不寧。正值春節時期,看到此情此景,樊有宏自動加壓,放棄一家團圓,冒著嚴寒走進了案發現場,不分晝夜反復勘察。經過艱辛地現場勘察和細致的推理,他發現了犯罪現場的一些共性特點,提出了該系列案件系同一犯罪分子所為。隨后不久,景村鎮許某家中發生盜竊案件,樊有宏迅速趕赴現場,從許家柜內一裝現金的罐頭瓶上提取到了作案分子遺留的四枚指紋,并連夜對三千余份刑事檢材反復檢索,最終鎖定了勞改釋放人員冀某。很快,犯罪嫌疑人冀某落網,并對自己連續作案68起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一時間,困擾4鎮32村近500戶群眾的惡性案件終于被破,群眾奔走相告,喜笑顏開。
對于破獲的一些失竊案,看到群眾的歡喜,樊有宏把這當做工作的成就和動力;而對于一些兇殺案,早日破案讓犯罪分子繩之以法,就是對受害者和家屬最大的慰藉。2012年元旦前夕,洛南縣三要鎮話廟村年近古稀的留守老人常某被人殺死在家中。寒風凜冽,冬雪彌漫,與世無爭的老年人慘遭殺害,讓話廟村群眾無比心痛又無比憤怒。剛好這個時候,樊有宏的妻子臥病在床,但是接到任務的他立即趕赴現場,對每一處血跡,每一個可疑足跡、手印以及物品之間的位置都進行詳細勘察。案情分析會商,他依據現場勘察獲得的信息得出結論:其中一名案犯年齡應在15歲左右。根據這一意見,專案組加大了對15歲左右劣跡青少年的排查力度。隨即發現常某的遠方孫子李某明有重大作案嫌疑。在掌握了確鑿證據后,一舉將犯罪嫌疑人李某明和張某捉拿歸案。后經查證,李某明當年16歲,張某15歲。案子破了,樊有宏的臉上卻沒有一絲喜悅,有的只是沉重,對于能夠盡早破案,他在心里才覺得沒有愧對身上的警服,不辜負群眾的信任。
- 相關閱讀
-
無相關信息
免責聲明:本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本網站轉載圖片、文字之類版權申明,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