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26日電 才過了剛入校的新鮮勁,湖南衛視“學童鮮師煉成記”《一年級》的實習老師和小朋友們就迎來了自己的“人生第一課”。這次36個學童不止要在語文、數學的課堂上掌握知識,還要學習校園里的“規則”,為今后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走出第一步。如此大的挑戰同樣需要接受的還有陳學冬、宋佳兩名實習老師。忙亂的學堂,個性迥異的小朋友,讓不少觀眾直感嘆“一秒鐘回到小學時光”。而正是這種強烈的共鳴感,讓節目連續兩周收視奪冠,本周以高達5.88%份額再度領跑,如何教育一年級小朋友再次成為熱議話題。
學童搞怪求關注,孟老師教學有高招
第一次進入小學校園,還沒有形成規矩觀念的孩子們,竟然把教室當成了游樂場!“發箍小魔女”王梓璇不識字把音樂書當成語文書,渴望引起老師關注的“鬼馬小猴紙”李昊煜削鉛筆還滿教室亂跑給老師炫耀,“放肆找小馬爺”馬皓軒上課全程用塑料袋套頭,甚至還有小朋友直接無視老師講課,趴在桌子上睡得香噴噴。淘氣的小孩子性格各異,鬧哄哄的課堂還只有科學教育有成效。教語文的孟老師就采取“忽視不理”的方法,當李昊煜向自己展示剛削好的鉛筆的時候,既不主動關注、也不沒收,當李昊煜覺得自己所做事情并沒有那么讓人關心而自己主動好好聽課的時候,這個策略就算成功了。
“冬花老師”初嘗育人艱辛,熱心網友為其加油打氣
雖然面對的是同一幫孩子,但菜鳥級的兩位實習老師各有各的苦惱,各有各的麻煩。陳學冬遇到鬧哄哄不守秩序的“熊孩子”們,可就不見得像身經百戰的孟老師這樣有方法了。從目前陳老師的應對措施來看,“獅子吼”是他的大招技能,如果喉嚨都喊破了孩子們還沒有反應的話,就只能再加上粉筆盒敲桌子。而宋佳要挑戰的第一道難關就是清早起床、整理孩子的內務,總是被人照顧的她,第一次照顧別人,結果可想而知。自認為做不好這項工作的“小花老師”自責內疚,接連崩潰。面對此景,網友們都紛紛感慨:“一年級的孩子真是難搞定,終于理解小時候老師的辛苦!”
節后返校家長難舍,專家建議“父母應改變心態”
錄制《一年級》第二集節目時,正好趕上了團圓佳節——“中秋”,一年級一班的36個娃與父母在家度過了溫暖愉快的幾天,團聚的溫馨過后,返校日那天問題就來了!學童們和父母告別時,有的家長甚至比孩子還要難過,比如西蒙子的奶奶就眼淚不止、李昊煜的媽媽也強忍難過。對此,中國親子教育專家張雅蓮女士對于這一類型的家長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她認為這類家長與孩子的親子互動方式,在中國家庭中非常普遍,父母的不舍會影響到孩子的情緒,因此要讓孩子不那么“戀家”,第一步得先改造父母。
人生的第一個老師就是父母,在一年級小朋友的成長過程中家庭和學校的教育密不可分。《一年級》通過真實地記錄剛入小學的小朋友遇到的各種問題,全景式展現家長、老師在孩子幼小交替階段的各種反應,雖然這次人生第一課充滿了各種“反叛”和“不配合”,但卻是真真實實的問題擺在大家面前。想然每一個家有萌童的家長都會考慮該如何陪伴孩子度過這段“轉型時期”,而通過節目肯定又將獲得更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