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雨萌
“2025年,‘兩新’(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會增加資金規模、擴大覆蓋范圍、優化實施方式、放大撬動作用,我們將會同有關部門通過實際行動讓人民群眾和更多的企業了解政策、享受政策。”1月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趙辰昕在國新辦舉行的“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成效”系列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加力擴圍實施“兩新”工作
去年以來,“兩新”工作對擴大有效投資、提振居民消費、加快綠色轉型的綜合效應持續顯現。
據趙辰昕介紹,2024年安排3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兩新”,2024年前11個月,全國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15.8%,對全部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5.3%。在以舊換新活動中,超過60%的消費者選擇購買新能源汽車,推動新能源乘用車國內市場滲透率連續6個月超過50%。
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袁達透露,今年,將大幅增加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規模,加力擴圍實施“兩新”工作。
一是擴大范圍。將設備更新支持范圍擴大至電子信息、安全生產、設施農業等領域。實施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對個人消費者購買手機、平板、智能手表手環等3類數碼產品給予補貼。
二是提升標準。進一步提高新能源城市公交車及動力電池更新、農機報廢更新補貼標準。加大家裝消費品換新的支持力度。
三是完善機制。進一步簡化設備更新審批流程,提高經營主體設備更新的便利度。優化消費品以舊換新的資金分配,向去年工作成效較好的地區傾斜;降低企業墊資和經營壓力,簡化補貼流程,及時高效兌現補貼資金;規范市場秩序,加強項目資金監管等,持續提高政策效果。
“我們將盡快公布今年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的具體方案,指導各地及時做好相關支持政策跨年度順暢銜接和平穩有序過渡,力爭取得更大實效。”袁達說。
圍繞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肖渭明指出,將“一視同仁支持線上、線下渠道,不同所有制、不同注冊地企業參與以舊換新”。
更大力度支持‘兩重’建設
除“兩新”政策外,對于同樣備受關注的“兩重”(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建設,國家發展改革委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2024年7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的項目已基本全部開工、完成投資超過1.2萬億元,2025年約1000億元項目清單也已提前下達。
“今年,將增加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更大力度支持‘兩重’建設。”袁達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部門,從三方面加力推進:一是加大建設力度;二是加強軟硬結合;三是加快工作進度,在去年提前下達今年約1000億元項目清單的基礎上,近期將再下達一批項目清單,推動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談及2025年宏觀經濟政策發力方向,袁達表示,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方面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決策部署,實施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強化政策統籌協調,增強政策一致性,加快政策傳導落地,更快更充分地釋放政策效能。重點做好以下六個方面工作。
一是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進一步提高投資效益,更大力度支持“兩重”建設,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
二是推進標志性改革舉措落地見效。制定實施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推動出臺民營經濟促進法。
三是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有序擴大自主開放和單邊開放,積極發展服務貿易、綠色貿易、數字貿易,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著力穩外貿、穩外資。
四是推動重點產業提質升級。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積極化解一些行業供大于求的階段性矛盾,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大力培育壯大未來產業、新興產業。
五是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更大力度穩就業、促增收,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增加公共服務優質供給,落實好產業、就業等幫扶政策。
六是有效防范化解重點領域風險。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繼續提振資本市場,穩妥處置地方中小金融機構風險,持續強化糧食、能源資源、產業鏈供應鏈和數據等領域安全能力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