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國產手機,2014年這一年可謂一路“高漲”:出貨量和營收高漲,市場份額占比高漲,品牌熱度和消費者關注度高漲,也帶來了國產手機企業“出海”和國際化愿景的高漲。但要保持高漲,除了鞏固價格和本土優勢外,更多地還是要依靠創新,提升盈利能力和自身價值,特別是要突出具有核心性和關鍵性的創新。
創新的目的在于發現并實現新的價值。企業戰略、技術研發、工藝設計、生產制造、推廣營銷,每個環節都存在創新和創造新價值的機會。觀察國產手機企業這幾年來的表現,技術創新能力得到更多重視和投入,產品和功能推陳出新,企業自身開始更加重視多元化,在戰略和業務結構方面的創新也不乏實例。
但應當正視的是,國產手機崛起得益于國內市場需求和產業環境。3G、4G業務快速推進,由此帶來的換機潮轉化為龐大的消費規模,國內運營商多年來的“呵護”讓國產手機一路高歌。與國外品牌相比,國產手機優勢更多體現在中低端產品,出貨量和市場份額上去了,利潤增長卻比較緩慢。國產手機優勢更多體現為“集體突圍”,各品牌市場份額相加占比高,單一品牌的份額尚難與國外領先品牌看齊。同時,很多手機企業過度重視模式創新、概念創新,卻少了對技術創新的關注和投入。
手機產業增長已開始趨緩,蛋糕有限、人人爭食,國產品牌與國外品牌之間的市場爭奪還會更激烈。一方面,國外品牌通過完善高中低不同層次產品線,必會沖擊國產手機性價比優勢,國內企業要守住市場份額絕非易事。另一方面,手機產業技術密集,專利匱乏的問題是大部分國產手機企業難以繞開的障礙。依靠性價比優勢,國產品牌與國外品牌尚能抗衡,包括在海外市場。但如果掌握大量核心專利的國外品牌訴諸專利手段,很多國產手機企業在海外發展就會步履維艱。
所以國產手機企業面對營收、份額和品牌熱度增加的喜悅,要多一點專注的精神,加大核心和關鍵技術的創新,特別是要把這些創新轉化為專利、成果,更加重視企業的專利策略,在海外市場能夠有效應對專利制衡、保駕商務拓展。最終通過創新提高國產手機品牌價值,使國產手機的國內優勢轉化為全球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