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人大代表、涪陵榨菜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斌全獻計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首席記者 羅嘉 攝
經濟“新常態”,對傳統產業而言既是機遇,又是挑戰。要想搶占市場,企業該如何發力?在重慶市人大代表、涪陵榨菜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斌全看來,企業必須注重創新,改變過去低質低價的粗放型增長模式,提升產品質量,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做到“四變”。今后,集團有望根據南北方人的口味差異,推出不同地域風味的榨菜產品。
市場競爭靠低質低價? 現在拼的是產品質量
日前舉行的市四屆人大三次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市政府提交了一份工作報告。對于這份報告,市人大代表,涪陵榨菜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斌全印象最深的有兩個字:創新。
“報告中提到,產業轉型的關鍵是創新,這包括理念、技術、管理、經營模式,特別是銷售模式的創新。”在周斌全眼中,理念、技術的創新尤為重要。
他表示,過去,受經濟水平制約,市民雖然有消費需求,但購買力不強,基本上是企業供應什么,大家就買什么。加上很多傳統企業實力有限,走的是粗放型生產的路子,產品質量標準不高。企業間的競爭,多是盲目拼價格,誰的產品售價低,誰就可能賣得好。
產品售價低,成本自然也低,帶來的一個問題就是低質。此外,很多企業創新意識不足,以傳統食品企業為例,哪款產品賣得好,大家都仿冒、抄襲,不利于市場發展。
“最近兩三年,一些企業發現產品賣不動了,不是市民的消費力不夠,而是市民的消費需求變了。”周斌全稱,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市民收入增加,80后、90后成了市場消費主體。在購買產品、服務時,他們更加注重品質,有了更多個性化需求。
“品質時代到來了,粗放型生產的時代已經結束。”他表示,低質低價粗放型增長的模式不行了,再不轉型,企業可能垮掉。
智能化機器人作業 有望根據南北口味開發新品
更新理念同時,技術創新也是一大關鍵。周斌全表示,企業再做低成本、低附加值的產品,顯然無法適應市場需求。為此,需要不斷改進技術,包括人才培養、設備更新、技術研發等,提升產品品質。
以涪陵榨菜集團為例,榨菜要想好吃,除了原材料地道,腌制發酵、調味、后期加工制作也很重要,例如脫鹽、滅菌、保鮮等,都需要技術創新,改進工藝。
去年,該集團就投入了2個多億用于設備更新。在包裝環節,添置了2臺智能化機器人,嘗試以此替代人工作業。同時,拿出銷售收入的4%至4.5%,用于技術研發。
針對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雖不能像汽車一樣,追求私人訂制,但集團也在努力。周斌全透露,針對南方人、北方人不同的口味需求,集團有望推出不同地域風味的榨菜。
注重體驗式營銷 消費者發條微信也是為企業打廣告
雖說“酒香不怕巷子深”,但企業要想搶占市場,營銷手段也是必不可少。周斌全分析稱,以傳統食品企業為例,過去,要想提高銷售量,企業多半是靠招商、開推薦會、增加經銷商數量,但在信息技術發展的今天,發展體驗式營銷,讓消費者親身體驗,形成口碑,也是一個辦法。
再過幾天,涪陵將迎來第三屆涪陵榨菜嘉年華。在周斌全眼中,小活動可以大傳播,這是體驗式營銷的好機會。他表示,嘉年華中,消費者可近距離了解榨菜的原料、制作工藝等。期間,消費者用手機拍張圖,發條微博、微信曬一下,都是在為企業打廣告。
同時,傳統企業還可做好線上線下銷售,在開設電商直營店,利用網絡賺錢同時,為線下各級經銷商提供服務。目前,該集團就開發了一款手機APP,方便終端店線上下單。隨后,訂單信息可及時回傳至總部,由經銷商負責配送,以此減少中間環節,改變過去經銷渠道過長、人員管理困難的尷尬,提升集團管理效率。(記者 楊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