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佳木斯市烈士陵園迎來一批特殊的客人。他們靜靜地走過蒼松翠柏,在綠川英子和劉仁墓前駐足,頷首默思,獻花掃墓,祝詞追悼。這一行20人,是日中友好協會大阪府聯合會訪問團成員,他們在團長山本恒人帶領下,在這里宣誓:記住歷史,不再戰爭,世代友好。
在佳木斯市烈士陵園松林深處,有座造型別致的紀念碑,兩塊潔白的條形大理石由一條金色橫匾連接,這就是有著“國際主義戰士”稱號的綠川英子女士和她的丈夫劉仁之墓。這個墓碑對于訪問團成員中的一位老者有著十分特殊的意義——她就是綠川英子和劉仁的女兒,如今已年近古稀的長谷川曉子女士,她的中文名叫劉曉蘭。
長谷川曉子拿出從日本帶來的一條白色方巾,在墓碑前后仔細拂拭,默默地寄托著哀思。訪問團成員們認真地聆聽導游講解墓碑上綠川英子的事跡:“綠川英子,本名長谷川照子,1936年同留日中國學生劉仁結婚,1937年在日本侵華戰爭全面爆發前后赴上海武漢重慶等地開展反戰宣傳工作,抗日戰爭開始后擔當中國中央政府對日宣傳日語播音工作,1945年11月來到抗戰勝利后的東北,擔任東北教育委員會委員和東北社會調查研究所研究員,并應邀到東北大學講課。1947年1月因病在佳木斯市去世,年僅35歲。”
訪問團成員山本恒人先生做了祝詞。他說:“在日本軍國主義戰敗70年之際,我們不被安倍晉三的充滿了錯誤認識的‘談話’所左右,在侵略戰爭中作為加害者的國民應該反省,不允許再次走向戰爭的危險道路。我們在此宣誓,徹底保護和平憲法,發誓維護兩國民眾的友誼,維護和平,面向未來。綠川英子女士和劉仁先生,你們的充滿國際反戰精神的行動是日本國民的驕傲,我們要向你們學習。”
長谷川曉子女士說:“自從找到了父母的墓地,并在佳木斯市政府的關懷下,將父母的墓地安放在烈士陵園后,我已經十次來到這里。我在拂拭墓碑的時候,仿佛聽到我的母親跟我說:‘我在這里很好,你和家人都放心。你是中國和日本兩國人的女兒,希望你們能繼承我們的事業,鼓舞日本人民和我們的后人,和平是人類共同之愿,不再戰是世界大趨勢’。”
訪問團成員平井恭子女士拿出自己制作的紙花環,敬獻到墓碑前。訪問團全體成員莊重地打開一面白色的條旗,一行清晰的日文字跡展現出來:“廢棄安倍戰爭法案,始終堅持日本和平憲法。”
訪問團成員還被邀請到佳木斯市政府做客。小川碧女士熱情地拿出自己手工制作的圖畫、紙疊的人偶、反戰的宣傳品送給佳木斯市,她代表訪問團成員表達對此行圓滿成功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