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車展第一天,就有記者吐槽:“開輛極光上路兜風,沒多久后面跟了一輛吉奧GX6,又來了一輛陸風X7,兩車司機搖下車窗,向我露出詭異的微笑。”
據說路虎很冒肝火,聲稱要采取一切適當的手段以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媒體說:面對路虎的指責,陸風很淡定,甚至“露出詭異的微笑”。去年,陸風就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了X7的外觀專利,還對儀表板、前后保險杠等14項申請了外觀設計專利,在今年4月通過了審查。然而路虎早在2011年就申報了外觀專利,可能申報的件數太多,專利局的人沒時間做比較,而且兩款車的前臉細節上也有不一樣的地方。一旦走法律程序,誰侵誰的權還真不好說。
據報道,我國從事專利復審工作的專業人才本來就十分稀缺,而目前由于《專利法》修改后配套法規措施沒跟上,僅有不到百人的專利復審委不得不設立17人的“應訴處”專門出庭當被告,2004年僅由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審理的專利復審委員會作為被告的案件就達200多起。
2003年9月,本田起訴雙環來寶SRV汽車侵犯了CR-V的汽車外觀設計專利,2009年7月石家莊市中院判決確認雙環不侵犯本田專利權,還判決本田公司賠償雙環公司因停產、推遲涉案產品上市時間等造成的損失2579萬元。2010年11月26日,最高院做出終審判決,撤銷了此前北京市兩級法院行政判決及國家專利復審委決議。
在國內發生的汽車知識產權糾紛,幾乎沒有外資勝訴的,最好的情況不過是庭外調解。路虎要打官司,勝算幾何?
更為詭異的是,在路虎國產前夕,有媒體忽悠:奇瑞生產的捷豹路虎你會想買么?這說明汽車市場競爭的水越來越深。
至2012年底,我國國內專利授權量為543.2萬件,其中國內發明專利授權量為59.2萬件,占發明專利授權總量的10.9%,絕大多數是外觀設計專利。據統計,對產品的外觀設計每投資1美元,如果成功的話就有1500美元的回報率,這當然令大家格外鐘情于外觀設計的投資。學者指出,外觀設計專利還符合急功近利的投機心理,它屬于三種“專利股票”當中的短線產品,是“短、平、快”的項目,投資少、見效快,立竿見影。
對企業來說,設計開發只是盈利及創造品牌價值的手段,而對于一個產業來說,則要形成自己的原創能力,成為可持續發展的推進器、制勝之本。從這個意義上說,把原創設計上升為“中國文化的車型”不僅具有現實意義,而且具有戰略遠見。
喬治·亞羅說過:沒有創新就沒有設計,即使是外觀,也應該有自己的獨創性,況且“畫龍畫虎難畫骨”,外觀的模仿是最容易的,但是核心技術、內在質量是無法模仿的。
習近平主席曾指示,汽車工業“要加大研發力度,認真研究市場,用好、用活政策,開發適應各種需求的產品,使之成為一個強勁的增長點”。除了搞好研發、提升品質,自主品牌沒有別的生存之路。(賈新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