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9日電 為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大唐西市集團通過整合歷史文化資源,借助獨特的運營發展模式,在國家共建“一帶一路”戰略背景下,爭當絲綢之路建設的排頭兵,著力打造以絲綢之路為主題的“五絲工程”。
一是“網上絲綢之路”,打造高效、便捷的跨境電子商務、跨境銀行支付、公共信息服務和國際文化交流綜合平臺。目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商會、世界商會聯合會等國際組織與中國國際商會及合作企業簽署了《共建絲綢之路網絡平臺的合作協議》。
二是“絲綢之路國際博覽園”,建設全球首個以“絲綢之路文化”和“絲綢之路商貿”為主題的園區,將園區打造成“永不落幕的絲綢之路國家世博園”。該項目已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建設“絲綢之路文化中心”達成合作意向。
三是“絲綢之路風情街”,通過建設絲綢之路沿線22個國家的主題館區,集中展示絲綢之路特色建筑、特色演藝、特色餐飲和特色商品。該項目一期已于2013年9月在西安盛大開業,先后舉辦了韓國、日本、印度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主題文化周活動,讓游人“一小時穿越絲綢之路”,體驗原汁原味的絲路文化和異域風情,是大受國內外客商歡迎的平臺。
四是“絲綢之路商旅文化博覽會”,目前該項盛會已成功舉辦兩屆。“一帶一路”沿線30多個國家從事文化旅游產業的千余名客商在西安洽談合作,展示絲路沿線國家濃郁的風土人情、多樣的歷史風貌和豐富的旅游資源,進一步推動了中國與絲路沿線國家的文化交流、經貿往來和旅游合作。
五是“絲綢之路學術教育基金”,是為促進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文化、學研、教育、合作而設立的公益性基金。一方面,每年獎勵和資助中亞五國家庭貧困學生到中國高等學校學習、進修和從事研究活動。另一方面,基金將資助絲綢之路文化與學術研討與交流,系統地編纂、出版反映絲綢之路沿線國家政治、經濟、歷史、文化、地理、市場等系列學術著作,切實推進對絲綢之路的全面研究,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者了解歷史及現狀提供決策參考。
這些絲綢之路重大項目不僅創造了就業機會、拉動內需、增加稅收,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文化影響力,還促進了我國的現代服務業發展,推進了我國經濟轉型升級,推動文化產業的大發展、大繁榮,以及促進“一帶一路”的建設。
大唐西市集團董事局主席呂建中認為,關于民營企業的絲綢之路重大項目應納入國家“一帶一路”總體發展規劃。呂建中建議,對涉及絲綢之路建設的重大項目,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都應“一視同仁”,通過統一規范的申報和評審程序,納入國家“一帶一路”總體發展規劃中給予重點扶持。(中新網財經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