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南京9月21日電 (楊顏慈)江蘇省農業委員會主任吳沛良21日在該省“互聯網+”現代農業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江蘇農村電商網絡銷售額年均保持20%增速,2015年全省網絡農產品銷售額達到220億元人民幣。總體上,江蘇現代農業建設水平全國領先,農業信息化覆蓋率近60%。
在一連串數據背后,江蘇“沙集模式”和“沭陽顏集”正進入全國視線。
一個不產木材的蘇北貧困小鎮,“無中生有”經10年“觸網”蝶變,成為擁有網商2萬余家、家具廠2000余家、2015年銷售額超40億元的電子商務沃土。
吳沛良介紹,2007年,江蘇徐州市睢寧縣沙集鎮東風村的幾個年輕人嘗試利用淘寶網銷售自制拼裝家具,開啟了沙集的電商之路,改變這個蘇北貧困小鎮的命運。依托網上開店,沙集形成了規模可觀的家具加工制造業,品類齊全、各式各樣的家具幾乎都可以制作。“網絡+公司+農戶”模式也引起全國關注。
與此同時,江蘇沭陽顏集鎮借助互聯網,正在成為全國苗木網店集散中心。據吳沛良介紹,顏集鎮盛產花木、板栗、銀杏,全鎮現有花木面積5萬畝,花木從業人員達3.5萬人,14個行政村全部建成花木專業村。顏集鎮花木年銷售額約15億元,其中,網絡銷售額超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6000元。
過去一年,在農村電子商務大力發展同時,江蘇還建成國內首家省級耕地質量數據管理中心以及全國首個互聯網農業發展中心。
“江蘇不僅是經濟大省,也是農業大省。全省農民收入水平位居全國各省(區)第二位,農業科技貢獻率、技術裝備等多項指標位居全國前列。”吳培良表示,未來江蘇現代農業的發展目標是:到“十三五”末,全省農業信息化覆蓋率達到65%,農業電子商務年交易額達到1000億元,規模設施農業物聯網技術應用面積占比達到20%以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