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27日電 今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2014年全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舉行發布會,期間,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毛偉明表示,近幾年黨中央、國務院在信息化和工業化兩化深度融合上作出了明確要求,工信部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從目前看來效果非常明顯,在信息化基礎上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步伐不斷加快,三是基于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云計算、大數據等新型的業態條件下的生產性服務業得到了快速發展。
據悉,黨的十八大提出“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道路”,同步推進“新四化”建設,這是黨中央審時度勢,在新的發展階段的重要戰略部署和核心要求。其中,加快信息化和工業化的融合,是面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突破發展瓶頸,提升國際競爭力、產業競爭力、產品競爭力的關鍵。
近幾年黨中央、國務院在信息化和工業化兩化深度融合上作出了明確要求,工信部也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從目前看來效果非常明顯,主要反映在幾個方面:一是基于互聯網基礎上的新的業態和新的商業模式不斷涌現,二是在信息化基礎上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步伐不斷加快,三是基于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云計算、大數據等新型的業態條件下的生產性服務業得到了快速發展。
毛偉明介紹稱,去年一個很大的亮點是服務業在三次產業當中的比重再次超過了工業,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拉動力。但是打開來看生產性服務業,尤其是信息消費在里面占了很大的比重。去年整個信息消費達到了2.8萬億元,增長了18%,尤其是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了12萬億元,增長了20%。信息消費的拉動帶動了相關產業1.2萬億元的發展,對GDP貢獻約0.8個百分點。大家非常關心的網絡零售交易額已經達到了2.6萬億元,增長了41%,所以我們感到生產性服務業也是兩化融合的一個成果體現。
四是這幾年在智慧民生上,比如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教育信息化,應用成果十分顯現,使人民群眾在兩化融合的條件下也得到了實惠。我說兩個比較典型的數據,全國規模以上的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的普及率已經達到了54%,五年來增加了4個百分點。全國規模以上的企業數字化的工序數控類達到了30%,同樣也提高了4個百分點,就是說網絡集成創新的體系這幾年得到了飛速發展。
此外,毛偉明也表示,我們感到要加快兩化深度融合,首先應該在認識水平上向更高層次邁進,切實把它作為下一步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攻方向和核心要求,要把更多更好的、已經能夠成熟運用兩化融合的智慧城市、智慧工廠、智慧車間的好的典型和示范更快地推廣。能夠更有效地集成我們的政策,包括人才的培養,使兩化融合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中新網財經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