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臨沂蘭陵縣蒜農出口韓國的2200噸大蒜遭到退回,蒜農預估由貨物返送所帶來的經濟損失高達1000多萬元。對此,蘭陵縣政府回應稱已向韓國駐青島領事館遞交了材料為蒜農維權,并聘請了維權律師梳理此事。山東省商務廳也表示,目前省廳多個處室已聯合介入并關注事態發展。 記者張玉張卓冉
發貨之前質檢合格 到韓國質檢不過關
據涉事蒜農王先生介紹,去年11月,韓國政府通過招標進口蘭陵縣產的大蒜2200噸。其中,王先生組織供貨600噸,另外兩位蒜農分別供貨600噸和1000噸。王先生表示,自己和當地的蒜農老鄉一起湊錢做這次對外貿易。
王先生委托當地一家食品公司代理出口,并組織當地蒜農按照標書進行備貨。去年12月初,大蒜發貨前,按照標書規定,官方質檢機構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專職質檢人員對大蒜進行檢驗、監裝,檢驗內容為大蒜質量檢查。合格之后,方才能夠裝箱運輸。王先生表示,檢驗合格后進行封箱,箱子都是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親自打上公社的鉛封后放入集裝箱進行運輸的。
去年12月中旬,貨物到達韓國釜山港口,由韓國食品醫藥安全處和韓國農管所分別進行貨物檢驗。韓國食品醫藥安全處負責對大蒜進行動植物檢疫,農管所負責大蒜的質量檢驗。隨后,農管所表示,質量檢驗不合格,要求返送貨物。
王先生表示非常不解,大蒜在發貨前,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質檢結果合格,但到達韓國港口后又被韓國農管所認定為不合格,這一前一后的不一致,令蒜農無法接受。
蘭陵政府牽頭維權 省商務廳介入調查
針對王先生等蒜農提出的韓方兩次質檢不一致的質疑,此次貿易的代理公司韓國大農農產獨孤女士解釋說,在發貨前和貨物到港后質檢結果不同,原因是兩次質檢的方法不同。按照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的檢驗方法,每袋大蒜在質檢前可以先剔除出少于3%的整頭壞蒜,之后再進行檢驗。但韓國農管所的質檢方法是直接在每袋中抽取四分之一的大蒜進行質檢,不提前剔除部分壞蒜,因此,檢測出的重缺點大蒜比例變高。對此,獨孤女士表示十分無奈,韓國農水產食品流通公社的質檢方法和農管所的質檢方法不同,但都是韓國官方質檢機構,很難進行申訴。
目前,考慮到貨物在韓國釜山港口高額的儲藏費用,在蘭陵縣政府的協調幫助下,當地銀行向王先生等提供了一筆貸款,王先生等人已經將貨物返送回國。
針對此事,蘭陵縣縣委焦姓書記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地蒜農第一次做對外貿易,資料都是韓文的,蒜農看不懂,對對外貿易的規則不是很清楚,韓國方面條款也比較苛刻?,F在,縣政府也向韓國駐青島領事館遞交了材料進行維權,并聘請了維權律師梳理此事。此外,蘭陵縣縣委宣傳部新聞科賈姓科長告訴山東商報記者,蘭陵的“蒼山大蒜”是山東省傳統名特蔬菜之一,是中國出口的優質大蒜,在國內各品種大蒜中質量屬于上乘。與此同時,記者從山東省商務廳獲悉,自出口韓國的2200噸大蒜遭退回后,近十余天來,省商務廳亞洲處、外貿處以及法規處已經聯合介入并關注事態發展。據山東省商務廳知情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此次山東大蒜遭退回事件尚屬首次,在處理上尚無可參考經驗?!贝送?,山東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如果走法律程序需要在韓國起訴,處理起來時間較長。而目前商務廳立足于從合同上研究,盡量幫助受損客商。
看點
大蒜占我省蔬菜 出口量的三分之一
一直以來,大蒜是山東口岸出口量最大的蔬菜品種,出口量占山東口岸蔬菜出口總量約三分之一。據了解,2014年大蒜種植面積擴大帶來產量猛增,新蒜上市以來價格出現下降,刺激出口量隨之大幅增加,去年10月份山東口岸出口大蒜同比增長46.6%,對10月份山東口岸蔬菜出口量增加的貢獻度達74.7%,同時大蒜出口均價同比增長7.8%,有力拉動蔬菜出口整體量價齊增。
此外,據濟南海關最新數據統計,去年前10個月,山東口岸出口鮮或冷藏的蒜頭111.1萬噸,增加7.3%。出口鮮或冷藏的洋蔥39.6萬噸,增加0.3%。兩者占同期山東口岸蔬菜出口總量的44.4%。出口產品過度集中在這兩個品種,易導致出口企業重復競爭,由于競相壓價,出口價格十分被動。去年前10個月,山東口岸出口鮮或冷藏的蒜頭平均價格4.4元/千克;出口鮮或冷藏的洋蔥平均價格2.3元/千克,同比分別下降17.5%、19.4%。價格大幅下跌不僅企業和農戶利潤減少,還易引起不必要的貿易摩擦,蔬菜出口企業防控風險能力堪憂。
鏈接
“蒼山大蒜”產值逾35億元
蒼山大蒜產于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種植歷史已逾千年。它是在蘭陵縣特定的生態環境條件下,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為定向培育而形成的蘭陵特有品種。
1999年5月,蘭陵縣被中國特委會正式命名為“中國大蒜之鄉”。目前,蒼山大蒜已成為蘭陵縣獨具特色的支柱產業,28個鄉鎮中有15個鄉鎮成片種植,萬畝以上的基地就有10個,其中磨山鎮就種植近3萬畝。全縣地膜蒜已達到15萬多畝,202座恒溫庫,形成了18.6萬噸的儲藏保鮮能力。
2011年,蘭陵縣大蒜種植面積31萬畝,產量350萬噸,產值達到35億元。(山東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