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通訊員 代緒剛)近年來,商南縣深入挖掘縣域飲食文化和道地中藥材特色資源,著力探索主題鮮明、特色突出、形式多樣的藥膳產業發展新路徑,助推全縣“康養慢城”建設。
商南縣制定《打造“康養慢城”實施方案》《美食提升推廣工程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將藥膳產業納入康養產業體系一體推進實施。將藥膳產業納入健康商南專項行動,與健康城市建設、健康細胞建設及營養餐廳創建同推進、同實施、同評估,大力建設市級健康細胞示范樣板單位、市級營養膳食餐廳、市級健康營養餐廳單位。組建中醫藥及藥膳食養產業專班,實行項目化推進、清單化落實,形成“縣級領導掛帥、專班牽頭推進、相關部門落實、市場主體實施”的工作格局。建立責任落實、督導檢查、調度通報、宣傳推廣、成效評估等五項工作機制,深化與中國藥膳研究會的交流合作,膳食產業得到科學、健康發展。完善產業發展體系,先后制定《加快藥膳美食產業發展實施意見》《打造秦嶺藥膳宴席實施方案》等文件,組建商南縣藥膳協會,完善藥膳產業規劃、目標任務、項目支撐、資金保障等政策體系,為藥膳食養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商南縣積極與中國烹飪協會、陜西省食材供應鏈協會等社會組織合作,成功創建“秦嶺美食地標城市”金字招牌,商南縣天鹿酒店、秦東酒店、湘雅軒酒樓等3家餐飲企業通過“中餐美食企業”評估認證。扎實開展“秦嶺山珍”集體商標注冊及“三品一標”認證,注冊認證秦嶺泉茗、秦嶺冷泉魚等區域公用品牌29個,列入“三品一標”認證國家藥膳食材471個。積極對接中國藥膳研究會,邀請專家授課指導,成功舉辦“康養鹿城 膳養萬家”2024陜西商南·秦嶺養生藥膳大會、商洛市首屆秦嶺山珍藥膳美食技能大賽暨藥膳產業發展大會等系列活動,制定《商南縣藥食同源目錄》,確定全縣藥食同源品種102種。全力打造“商南藥膳”區域公用品牌,結合商南茶、冷泉魚、梅花鹿等資源,研發推出了“金絲茶宴”“冷泉魚宴”“珍饈鹿宴”三個特色主題藥膳菜品和110道特色藥膳菜品,形成了《商南特色藥膳食譜》,受到廣大食客和社會各界的高度贊揚。評選掛牌“商洛美食名店”15家、“商洛特色美食街區”4個。累計培訓各類餐飲人才1萬多人,評選陜菜烹飪大師6名、商洛烹飪名師13名、優秀職業經理人21名、服務標兵23名、商洛名廚19名。在全國首屆中醫藥膳食養創新發展大會暨第十二屆藥膳技能大賽中,商南藥膳代表隊獲得團體最高獎“食養杯”獎,兩名參賽選手榮獲個人金獎。
商南縣堅持在發展食源種植(養殖)上狠下功夫,助推生態產品“點綠成金”。發展特色產業基地258個、千畝級中藥材產業基地10個,現有生態有機茶葉29萬畝、道地中藥材29.73萬畝,種植食用菌1億袋、梅花鹿1.2萬只,“味安牌”杜仲有機金花茶、杜仲雄花酒、杜仲鹿茸酒已獲市場準入。高山蔬菜走上滬粵港澳市民餐桌,茶葉、獼猴桃、食用菌等農特產品銷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成立商南餐飲協會,引導餐飲企業創新推出“商南味道”特色菜系,神仙葉子涼粉、蜂蜜腌天麻、鹿茸茶等藥食同源特色飲食,受到消費者鐘情,市場熱度逐漸走高。加快金絲峽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創建,大力發展后灣國際慢村等鄉村旅游,持續優化“吃、住、行、游、購、娛”全鏈條服務建設,著力打造“一峽一湖一峰一道”二日游精品線路,不斷推出全域游、地域游、生肖游、學生游、抖音游等優惠政策。堅持“文旅+康養+中醫+膳食”融合發展,持續完善“醫養游體藥食”六大康養產業體系,加快研發更多秦嶺山珍藥膳美食,大力引進海南歸旅等國內知名民宿企業,打造秦嶺茶鄉茶園體驗營地等特色民宿。堅持以發展藥膳食養產業為主線,逐步形成集食源種植、藥膳加工、餐飲服務、文旅康養于一體的產業鏈條,持續健全利益聯結機制,6000多人通過從事藥膳行業充分就業,2萬多戶群眾通過發展特色產業穩定增收,藥膳食養產業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綠色銀行”和縣域經濟發展的“黃金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