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月6日電(記者 徐婧) 2025北京出版發行產業高質量發展年會主題沙龍5日舉辦。作為本次年會的配套活動,主題沙龍聚焦“新質生產力賦能行業高質量發展”,邀請業界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新技術驅動下出版業高質量發展的模式與路徑。
2025北京出版發行產業高質量發展年會主題沙龍。主辦方供圖中國出版協會副理事長王利明表示,用好新質生產力,能夠創新內容生產、營銷方式和流程管理。新質生產力對出版發行業提出了全新要求,出版發行單位如何進一步精準把脈,跟上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要求,讓出版發行工作在新技術背景下衍生更多產品形態,更好發揮傳遞信息、傳播知識、傳承文化的社會功能,需要認真思考并不斷付諸實踐。
北京市出版版權協會理事長王野霏表示,當前,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讀者閱讀習慣和消費方式正發生深刻變革,傳統出版模式面臨巨大挑戰。出版單位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主動擁抱變化,加快轉型升級步伐。作為活動主辦方,北京市出版版權協會積極為行業搭建發展交流平臺,推動和促進北京市出版發行企業順應科技革命和媒體革命的新趨勢,加快培育出版領域新質生產力。
主題演講環節,相關行業協會組織負責人、業內專家學者及從業者,圍繞“新質生產力賦能行業高質量發展”主題分享了自己的觀點。中國編輯學會會長郝振省談到,AIGC是工具,編輯的核心價值不可替代。編輯應充分利用AIGC提升工作效率,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需要深度思考和專業判斷的工作中。
中國出版協會副理事長、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董事長馬國倉提出,面對人工智能時代技術迅猛發展的趨勢,出版業迫切需要從思想理念到實踐探索上把握三個方面:一是把握大趨勢,高度重視人工智能;二是直面新問題,辯證看待人工智能;三是著眼新發展,善用人工智能。
一本好書的誕生,既離不開優秀的作者,也離不開編輯的精心策劃、匠心打磨。在“好書‘鍛造’記”分享環節,北京華景時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中國國家地理·圖書、聯合讀創(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3家企業的圖書編輯,分別從主題圖書、北京文化、融合出版3個維度,講述如何打造精品力作。
本次主題沙龍由北京市出版版權協會主辦,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北京鯤鵬大雅實業投資有限公司承辦。(完)